[实用新型]防刮伤密封圈的缸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026.8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2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林;杨成;唐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重汽王牌兴城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08 | 分类号: | F15B15/08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许祥述 |
地址: | 63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刮伤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工程车使用的防刮伤密封圈的缸筒。
背景技术
工程车(如:轮式装载机)的车轮转向、铲斗举升和铲斗翻斗等动作,均是靠相关油缸的活塞杆的频繁伸缩运动来实现。基于该类工程车的工况特点,在涉及到需要静密封及动密封的装配副间安装密封件。并要求各密封件必须保证密封可靠。但是现有的缸筒结构很难保证密封件不被划伤,在现有产品制造的装配作业过程中,由于缸筒总成壁上钻有进油孔,进油口处理有沟槽,其内孔壁的棱边导致O型密封圈在装入过程中常常被刮伤而不能被发现。导致装配的成车在工程作业中出现漏油事故,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公知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密封件装配作业中,彻底避免密封件装入缸筒时防刮伤密封圈的缸筒。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缸筒体、进油孔,其特征在于缸筒体进油口内边倒成3-15度圆角,在进油口部位的缸筒体内壁车有与密封圈相适应的环形沟槽。
从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在进油口内棱边倒成圆角,有效防止对密封件的划伤。特别是在进油口部位的缸筒内壁车有与密封圈相适应的环形过渡沟槽,由于其环形沟槽大于缸筒体内径,彻底避免了密封件在装配时被进油口内棱边刮伤的隐患,消除了工程车辆作业时油缸漏油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缸筒体1、进油孔2,其特征在于缸筒体进油口内棱边倒成3-15度圆角,在进油口部位的缸筒体内壁车有与密封圈相适应的环形沟槽3作装配密封圈时的过渡沟槽。彻底避免了密封件在装配时被进油口内棱边刮伤的隐患,消除了工程车辆作业时油缸漏油造成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重汽王牌兴城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重汽王牌兴城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0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油缸活塞防脱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起重机的液压系统及汽车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