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音响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2604.0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琳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徐万禄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音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音响。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是人们必要的交通工具,而对汽车的装潢以及装配这往往是人们首要考虑的。而一个好的车载音响会对汽车的装饰其决定性的作用。
现有的汽车的车载音响都是通过车载音响主机连接设置在车身的低音炮来实现的,高端的汽车会选用高配置的专业的低音炮来完成设计。对普通大众而言,在汽车上装配专业级别的低音炮来完成车载音响的设计,在经济是一种负担,而对于现在大众采用的车载主机配低音炮方式的车载音响,其也存在些许不足:一是,车载音响的低音炮嵌入车身(主要是车门),首先需要对嵌入的低音炮的多个单独喇叭或多个单独的低音炮进行结构上的设计,需要结合车身的结构来完成声学上的需求,从而达到的音响效果,这对汽车的开发以及车载音响主机以及对于低音炮的设计是不利的,且不方便车载音响部件的生产;二是,更换不方便,车载音响低音炮需要更换时,需要对车身进行相应的拆除,这部分工作量是较大的,同时,更换后其低音炮的效果会较更换之前差,而要想使更换后的低音炮具有好的音效,这需要专业人士就是拆装,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
因此,设计一款设计精简、生产花费小、组装更换方便的自带低音炮的车载音响,是市场极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带低音炮车载音响。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音响,包括前壳面板、中框、尾壳挡板及顶盖,所述中框与前壳面板、尾壳档板及顶盖锁扣连接,构成车载音响的整体框架,其中,所述中框框架内设车载音响的电路板,电路板控制车载音响的工作,所述前壳面板上设若干个安置位,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功能按键、显示模块以及多媒体外接端口匹配安装于所述安置位中,所述尾壳挡板上设若干贯穿孔,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若干电气端子嵌于和/或贯穿所述若干贯穿孔,所述车载音响中框框架内还设有低音炮,该低音炮为整体结构且包括若干种音频的喇叭。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低音炮为U形结构,该低音炮的两U形前端分别设有喇叭的容置腔,且低音炮U形结构后端位置设置有一主喇叭安装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低音炮包括超重音和高音两种音频的喇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低音炮包括一超重音喇叭和两高音喇叭,两容置腔内安装所述高音喇叭,所述低音炮U形结构后端主喇叭安装位安装所述超重音喇叭,在所述前壳面板及中框底部分别设置有和扬声孔,所述低音炮安装于中框框架内时,两高音喇叭在结构上与前壳面板上的扬声网罩锲合,超重音喇叭在位置上与所述中框底部设置扬声孔的位置区域相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的若干电气端子包括多孔莲花座、串口以及电源端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框与前壳面板、尾壳档板及顶盖锁扣连接为锁螺丝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锁卡,锁卡尺寸与所述车载音响尺寸相匹配,车载音响嵌套安装于该锁卡,通过锁卡固定于车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通过在现有的车载音响上嵌入低音炮,是车载音响成为自带音响的车载音响一体机,使的车载音响的生产、组装快速、高效,节约生产成本,同时车载音响的更换方便、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士及专业设备进行更换,节约更换成本消耗,同时,本新型的车载音响的音响效果好、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低音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低音炮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尾壳挡板及电路板示意图。
图中,1.中框,2.前壳面板,3.尾壳挡板,4.顶盖,5,锁卡,6.低音炮,7.电路板,8扬声孔,9.扬声网罩,31.贯穿孔,61.低音炮箱壳,61A. 低音炮上箱壳,61B. 低音炮下箱壳,62. 容置腔,62A.上容置腔,62B.下容置腔,63.高音喇叭,64.安装位,65.主喇叭,71.莲花座,72.串口,73.电源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5示意了本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琳,未经陈俊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2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对讲功能的蓝牙音箱
- 下一篇:一种耳机的喇叭音圈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