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低热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2401.1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梁世杰;罗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科密汽车制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孙海波 |
地址: | 325207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低热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涡流缓速器的转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温低热转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缓速器的转子由于转子风道低,出风量少,使整个转子在工作状态下温度持续升高,筋板与工作面在高温状态下强度下降,易发生变形。
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缓速器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转子产品缓速器安装在车辆上,由于转子风道低,出风量少,故转子制动过程中转子本体5的工作面1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热量由转子本体5旋转的风力通过转子本体5工作面1与底平面2之间的风道带走的热量偏少。而转子本体5内筋板3又直接与转子5工作面1相连接,转子本体5的工作面1的热量就直接传导到转子本体5的内筋板3上,整个转子本体5在工作状态下温度持续升高,转子本体5的内筋板3与转子本体5的工作面1在高热状态下强度下降,易发生变形,于是缓速器的磁间隙随着产品的使用慢慢变为零,这时转子本体5与导磁板产生摩擦,缓速器产品失效,不能使用。另外,底平面为斜面,出风口的出风量减小。
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3733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涡流缓速器的转子,其应用在双转子电涡流缓速器上,由于工作面、散热片、散热片连接加强板、连接筋和连接法兰组成,所述的工作面和连接法兰由连接筋连接,所述的连接筋采用圆弧过渡,连接筋和与之相连的散热片为一整体,圆弧肋片和与之相连的散热片圆角过渡,连接筋与工作面连接处设置过渡圆角,过渡圆角顶部高于工作面的底平面。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性能好、空气流量小、机械性能高的优点。但工作面与底平面之间的风道间距较小,不利于风道内的热量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低热转子,工作面到底平面之间的风道间距加大、底平面由原来的斜面改进为平面,增加了缓速器的转子工作时的出风量,从而更多地带走转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降低转子的温升,增强转子在工作状态下的抗热变形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高温低热转子,其包括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包括工作面、底平面、内筋板和外筋板,所述工作面到底平面之间的风道间距增大;底平面的端面为竖直平面。工作面到底平面之间的风道间距加大、底平面由原来的斜面改进为平面,增加了缓速器的转子工作时的出风量,从而更多地带走转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降低转子的温升,增强转子在工作状态下的抗热变形能力。
优选的是,所述内筋板与工作面间接地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转子工作时工作面的高温直接通过金属间进行快速热传导,大大降低了内筋板的温度,增加了转子的抗变形能力。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转子本体上还设有导磁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磁板与转子本体的端面留有磁间距。转子工作过程中转子本体的工作面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热量快速地通过转子本体的风道大量地带走,转子本体的散热效果好,转子本体整体温度比现有技术中产品的低,磁间距K将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导磁板不会与转子本体的端面发生摩擦,转子本体强度在此工作状态下比现有产品工作状态下高,转子本体的抗变形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也提升了电涡流缓速器整体制动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电涡流缓速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工作面到底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内筋板的宽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述外筋板位于工作面的外圈,对转子本体内部的结构进一步加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内筋板为8个。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筋板与工作面的连接处设有过渡角,从而减小内筋板与工作面之间的应力。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转子本体内还设有散热片。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散热片通过散热片连接板连接固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散热片为直形散热片。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内筋板的顶端与转子本体中心部位的连接法兰为一整体。将内筋板与连接法兰设计为一体,增加了内筋板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科密汽车制动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科密汽车制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2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端盖
- 下一篇:一种事故照明切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