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猪用开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2389.4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6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升;张世栋;严作廷;李世宏;荔霞;尚小飞;董书伟;那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D15/00 | 分类号: | A61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猪 开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兽用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猪用开口器。
背景技术
灌胃给药是猪常用的给药法之一,主要用于口服液、片剂、散剂、颗粒剂、丸剂的给药,尤其是适口性差的中药散剂、口服液等给药。灌胃给药的方法主要采用徒手保定直接灌药法和胃管灌药法,胃管灌药法可以实现定量给药,一般将药品调成稀糊状或液体状通过胃管给药,但由于猪的鼻翼与上唇联合形成吻突,鼻腔内上下鼻夹与鼻中隔通道极窄,很难通过鼻饲管给药,多采用经口入胃的灌胃方法给药,而开口器则是猪给药的必需器具。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直接用药瓶或药勺灌药,或将小木棍横放于猪的口腔作为开口器灌药,或利用其它动物的开口器打开口腔灌药,这些方法极易造成猪口腔损伤,药液进入气管还会导致异物性肺炎甚至死亡,不但无法实现定量给药,而且药物浪费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猪用开口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操作简便、安全、实用、不浪费药物、省时、省力。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猪用开口器,包括手持棒、上颌固定链、固定钩和下颌固定环,
在所述手持棒的轴向中间位置开有胃管插孔,
所述下颌固定环位于所述手持棒轴向的中部、所述胃管插孔的侧面,
所述上颌固定链与所述固定钩位于所述手持棒上与所述下颌固定环相反的一侧,所述上颌固定链与所述固定钩固定位置以所述胃管插孔为轴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下颌固定环为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上颌固定链由若干环状结构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猪用开口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一般只需二个人即可操作,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实用、不浪费药物、省时、省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猪用开口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的一种猪用开口器,包括手持棒1、上颌固定链3、固定钩4和下颌固定环5,
在手持棒1的轴向中间位置开有胃管插孔2,该胃管插孔2为通孔,
下颌固定环5位于手持棒1轴向的中部、胃管插孔2的侧面,
上颌固定链3与固定钩4位于手持棒1上与下颌固定环5相反的一侧,上颌固定链3与固定钩4固定位置以胃管插孔2为轴对称,上颌固定链3、固定钩4和下颌固定环5的固定位置所构成的平面与胃管插孔2的轴线垂直。
下颌固定环5为半圆形。
上颌固定链3由若干环状结构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尺寸规格和制作材质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手持棒1为圆柱形,长30-40cm,横截面直径2-3cm;胃管插孔2孔径0.5-0.8cm;所有构件均由硬质金属制成。
使用时,两人各抓住猪的一只耳朵,站立保定,其中一人手拿手持棒1的一端,带上颌固定链3的一侧向上,用手持棒1的中部在猪的唇部摩擦,待猪嚎叫张开嘴时,顺势将手持棒1横放于猪口腔,并使胃管插孔2方向与猪体方向一致,下颌固定环5套在猪下颌上,当胃管插孔2和咽基本对齐时,将上颌固定链3绕在猪上颌上并钩在固定钩4上,将胃管经胃管插孔2插入口腔,胃管插至咽部时,来回抽动胃管以刺激猪吞咽,当胃管通过咽部进入食管后,缓慢将胃管插入胃内。判断胃管准确插入胃内,即可进行灌药。
本实用新型一种猪用开口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一般只需二个人即可操作,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实用、不浪费药物、省时、省力的特点,避免了在灌药过程中对猪造成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2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