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2090.9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9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唐斌;赵福龙;杨书雄;彭荣誉;何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书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3318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士 预处理 节水 反渗透 净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水过滤及水净化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
背景技术
反渗透净水机是主要利用反渗透原理进行水处理的机器。反渗透膜技术是对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分子和离子态的矿物质元素通过反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包括重金属),有机物以及细菌、病毒等无法透过反渗透膜,从而使渗透过的纯净水和无法渗透过的浓缩水严格的分开。反渗透净水机一般设置五级过滤较为合理:第一级为PP棉滤芯,第二级前置颗粒炭滤芯,第三级为压缩活性炭滤芯,第四级为核心的RO逆渗透膜滤芯,第五级为后置活性炭(小T33)。
传统的反渗透净水机大多采用PP棉滤芯、前置颗粒炭滤芯和压缩活性炭滤芯三级预处理滤芯组合,经三级预处理滤芯滤除泥砂、铁锈、藻类等大颗粒杂质及余氯等,基本能保证RO的进水水质。但浓缩水排量仍然很大,一般净化水与浓缩水的比例达到为1:3。
同时,传统反渗透净水机在制水过程中随着压力桶压力的增加,反渗透膜组件背压增大,即压力桶容易产生的背压问题。
如果能设计出一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RO的进水水质,实现浓缩水的再处理回收和减少背压问题的技术方案,将提高解决上述问题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三级预处理滤芯增加一支装填有除盐软水滤料的装置来提高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废水处理和背压装置,从而提供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它包括二级预处理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背压调节器、增压泵、反渗透膜组、后置活性炭和废水回流装置,二级预处理滤芯的出水口与膜卫士的进水口连通,膜卫士的出水口与压缩活性炭滤芯的进水口连通,压缩活性炭滤芯的出水管分两路,第一路作为生活用水直接与净水龙头连接;第二路通过进水电磁阀与增压泵的进水口连接;在反渗透组件的纯水管路上设有背压调节器,在反渗透膜组的浓缩水出口与增压泵之间设有废水回流管道和废水回流装置。
增压泵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膜组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膜组的出水口分为两路,
在反渗透膜组的浓缩水出口与增压泵之间设有废水回流管道,浓缩水出口依次与智能水质监测器和智能阀连通,在智能水质监测器与智能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出水口与废水回流装置的进水口连通,在进水电磁阀与增压泵之间的管路设有回流进水口,废水回流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第二逆止阀和该回流进水口连通。
反渗透膜组的纯水出口通过逆止阀与背压调节器连接后分成连通的两路,一路通过高压开关与压力桶连通,另一路与后置活性炭的进口直接连通,逆止阀的单向阀方向为纯水出口方向,后置活性炭的进口通过高压开关与压力桶连通。
膜卫士采用KDF滤料与抛光树脂滤料组成, KDF滤料与抛光树脂滤料中间设有PP有孔隔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具有节水减排,提高原水回收率,延长RO膜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膜卫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参见图1-2。
本实施例水净化系统由进水三通球阀1,二级预处理滤芯2,膜卫士3,抛光树脂滤料3-1, KDF滤料3-2,压缩活性炭滤芯4,进水电磁阀5,增压泵6,反渗透膜组7,背压调节器107、逆止阀8,后置活性炭9,智能阀10,智能水质监测器412、废水回流装置47、第二逆止阀48、压力桶11,高压开关12,净水龙头13等部件组成。
自来水经进水三通球阀1由水管接入水净化系统,进水三通球阀1设置在二级预处理滤芯2的前端进水管中,二级预处理滤芯2的出水口与膜卫士3的进水口连通,膜卫士3的出水口与压缩活性炭滤芯4的进水口连通;
压缩活性炭滤芯4的出水管分两路,第一路作为生活用水直接与净水龙头13连接;第二路通过进水电磁阀5与增压泵6的进水口连接。
增压泵6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膜组7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膜组7的出水口分为两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书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书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2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