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足分体式新型水下管汇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1854.2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2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贾旭;侯金林;景海泳;王丽勤;黄俊;贾鲁生;梁文洲;易丛;邵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何家鹏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足分 体式 新型 水下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足分体式新型水下管汇保护结构,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那些超过300米水深的油田/气田,采用传统的导管架平台开发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和技术要求。对于这些油田/气田,水下生产系统因在深水油气田和边际油气田具有明显的综合经济优势,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广泛研究与应用。随着我国海上油气田的开发,近些年海上油气田开发逐渐从浅水向深水发展。其开发模式大多为水下生产系统回接到依托生产设施。水下生产设施是由水下井口等整套水下生产设备及海底管道组成的海上油气生产系统。具有投资低,水下设备可重复利用,油井布置灵活,受自然灾害影响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深水油田以及边际油田的开发。其中水下海管终端管汇是水下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渔船作业逐步向外海发展,作业水深已超过百米,为了保证水下生产设施高效地在水下进行生产作业,就必须考虑到底流、海床冲刷和渔船拖网对于水下生产设施的影响。为了降低这些因素对于水下生产设施的影响,配套设计相应的保护结构和支撑结构就显得非常重要。水下生产设施的保护结构和支撑结构多种多样,根据保护和支撑的设备不同,有不同的样式。传统用于保护水下海管终端管汇的支撑和保护结构与海管终端管汇都是设计成为一个整体,支撑结构在最下面,设备放在支撑结构上,保护结构在最上面(也放在支撑结构之上,并与支撑结构、设备形成一个整体)。这种设计对海上施工机具要求高,海上施工费用高。局部结构损坏需要整体修复,维修和拆除时也要一体拆除,后期操作和运行费用也很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降低维护、维修成本的两足分体式新型水下管汇保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两足分体式新型水下管汇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水平间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防沉板基础结构,每一所述防沉板基础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裙板,所述沉板基础结构通过所述裙板坐落在海底泥面上;两所述防沉板基础结构的顶部共同连接支持一上部保护框架,在所述上部保护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一防落物板。
所述上部保护框架包括一位于顶部的水平框架,所述水平框架的边缘通过多个斜梁与所述防沉板基础结构连接;所述防落物板设置在所述水平框架的顶部。
在所述防落物板上开设有维修口,所述维修口出盖合有栅格板。
每一所述防沉板基础结构均为由多根纵横相交的工字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水下海管终端管汇的上方,对海管终端管汇能够形成保护作用,使其避免因渔船拖网或者抛锚与拉锚作业而带来的危险,从而大大降低因被锚或渔网钩挂而引起管汇失效的风险。2、本实用新型的两个防沉板基础结构为相对间隔设置,像两只脚一样站在海床上,而海管终端管汇的设备在“两足”之间,海管终端管汇与本实用新型不存在连接关系,一方面,当本实用新型受到外力时,内部的管汇不会受到影响,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当需要对管汇的设备进行维修和改造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提起即可进行,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3、本实用新型与海管终端管汇之间没有连接关系,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重复利用,有利于提高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部保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沉板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水平间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防沉板基础结构1,每一防沉板基础结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裙板2,沉板基础结构1通过裙板2坐落在海底泥面上,因此裙板2的设置能够为防沉板基础结构1提供一定的抗滑能力。两防沉板基础结构1的顶部共同连接支持一上部保护框架3,在上部保护框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一防落物板4。其中,两防沉板基础结构1之间的间距视被保护的海管终端管汇5的尺寸而定,防沉板基础结构1与上部保护框架3顶部的距离视被保护的海管终端管汇5的设备高度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1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挖钻机及其线束自诊断系统
- 下一篇:平衡罐自流注入发泡剂排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