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型梁的自动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0883.7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4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森;夏小川;刘旭飞;赵剑;陈根余;陈燚;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汪琳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U型梁的自动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U型梁的加工过程,特别是一些汽车用的U型梁三个面孔的加工,普遍采用的是人工搬运、人工定位好再加工或者普通机械加工的一个方式。针对加工后续工件的搬运问题,人手是最传统的方式,但由于U型梁自身长度及重量等的原因,使得人工搬运时,非常费力费时,特别是一些禁止人员去的料区里,让U型梁在搬运至这一区域内,非常繁琐,也存在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U型梁的自动卸料装置,能够将前面加工完的U型梁,快速进行自动化卸料,从而使得U型梁快速到达存物料储存架的卸料区,将原本人工搬运的动作升级为机器的自动化。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U型梁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传动组件、支撑组件和物料储存架,其中物料储存架由卸料区和传送区组成,其传送区设置为斜面;物料储存架上传送区的一侧至少平行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给U型梁提供支撑,支撑组件上安装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物料储存架上传送区的顶端位置相对应,实现U型梁的传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传动单元、联轴器和减速电机,其中每个传动单元包括传动轴、链轮、链条和连接短轴,其中传动轴和连接短轴上分别安装有链轮,链轮之间安装链条;每个传动单元的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串联成一体,其中一个传动单元的传动轴上安装有减速电机;链条与物料储存架上传送区的顶端位置相对应。
所述链条上还平行设置有两个推块。
所述连接短轴的两端均安装有轴端挡板。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调节块、连接座、带座轴承、滚筒支撑座和滚筒;
其中支撑架上设置有两组与传动组件配合的连接单元,每组连接单元包括调节块、连接座和带座轴承,带座轴承安装在带座轴承上,调节块安装在连接座和支撑架的侧面上;两组连接单元的带座轴承分别与传动组件的传动轴和连接短轴连接配合;滚筒的两端通过滚筒支撑座安装在支撑架的上端面。
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还装有定位滚轮支架,在定位滚轮支架上面安装有定位滚轮。
其中一组连接单元还通过导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
所述物料储存架上传送区的一侧还设置有组合支撑组件,组合支撑组件与支撑组件平行设置;组合支撑组件采用至少两组支撑组件组合而成。
所述组合支撑组件与支撑组件的底部还安装有调整地脚板。
所述物料储存架的卸料区上平行设置有凸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支撑组件提供支撑,传动组件实现传动,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也易于实现,且支撑组件跟物料储存架固定静止不动,这样不会因为长时间的运动而使装置的位置及运输动作发生变化,使得其稳定性高;此外支撑组件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每间隔一段距离放置一个,可以有效防止工件U型梁在自重及长度过长情况下,中间产生自然下垂或者工件U型梁支撑不平衡。
2、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组件通过链轮链条传动,并通过连接轴连成一体传动,使得工件U型梁可以线性同步的移动,并通过推块推动工件U型梁运动,使得装置同步响应,自动化程度高;此外工件无需装夹,操作简单,非常适合流水线生产,符合现阶段大多用户想要达到的目的,帮助广大客户省时省力,创造一种高效率工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U型梁的自动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U型梁、110-传动组件、120-支撑组件、130-调整地脚板、140-组合支撑组件、150-物料储存架、160-凸条板、111-减速电机、112-传动轴、113-联轴器、114-链轮、115-链条、116-推块、117-连接短轴、118-轴端挡板、121-支撑架、122-调节块、123-连接座、124-带座轴承、125-导向架、126-滚筒支撑座、127-滚筒、128-定位滚轮支架、129-定位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0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