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材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0717.7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6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材吊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材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气设备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插脚、弹片、接触片等配件,这些配件大多为铜材轧制而成。铜材在加工前大多为片状的卷曲型材,加工时铜材卷需要吊装到轧机上。现有的行车吊机在吊装铜卷时,需要将铜卷事先打包固定,然后由吊索穿过铜卷中心孔将其捆绑后再进行吊装。这样的操作模式效率较低,且吊装过程中容易使铜卷散落,铜片材料变形造成浪费,铜卷在吊装过程中受到自重影响,软性的吊索会对铜卷造成形变挤压,使内圈的铜卷变形后浪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铜材吊料装置,包括吊环、连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杆的上端焊接在吊环上,连杆的下端焊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吊臂和右吊臂,左吊臂和右吊臂相互平行且以连杆的垂直投影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左吊臂的下端设有固定槽,右吊臂的下端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穿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右吊臂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三角形的强化翼,两个强化翼的下端分别与连接板焊接,且两个强化翼分别与左吊臂、右吊臂的上端面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外侧的右吊臂上设有推送孔,推送孔与支撑杆上端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左吊臂和右吊臂的内侧均设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左右吊臂与连接板组成倒U形的吊装机构,左右吊臂分别插入铜材两侧,右吊臂下端的卡槽深入铜材内圈,支撑杆翻转挂接在左吊臂的固定槽上,支撑杆使吊装机构形成封闭环进而固定铜材卷,从而有效提高铜材吊装效率,减少铜材吊装过程中的变形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吊环; 2、左吊臂; 3、右吊臂; 4、防滑垫;
11、连杆; 12、连接板; 13、强化翼; 21、固定槽;
31、卡槽; 32、支撑杆; 33、旋转轴; 34、推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铜材吊料装置,包括吊环1、连杆11和连接板12,所述连杆11的上端焊接在吊环1上,连杆11的下端焊接在连接板12上,连接板12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吊臂2和右吊臂3,左吊臂2和右吊臂3相互平行且以连杆11的垂直投影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左吊臂2的下端设有固定槽21,右吊臂3的下端设有卡槽31,卡槽31内设有支撑杆32,支撑杆32的下端穿设有旋转轴33,旋转轴33的两端分别与右吊臂3铰接,所述连接板12、左吊臂2、右吊臂3组成倒“U”形的夹持固定机构,使用时连接板12上的吊环1与行车装置的吊索连接,倒“U”形的夹持机构卡入铜材两侧,将卡槽31卡入铜材内圈后,翻转右吊臂3上的支撑杆32使其活动端挂接在固定槽21上,形成回字形的封闭结构,进而将铜材固定并吊起。
上述连杆11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三角形的强化翼13,两个强化翼13的下端分别与连接板12焊接,且两个强化翼13分别与左吊臂2、右吊臂3的上端面焊接,强化翼13呈直角三角形设置,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连杆11和连接板12连接,进而强化连杆11与连接板12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整体吊装能力。
上述卡槽31外侧的右吊臂3上设有推送孔34,推送孔34与支撑杆32上端对应设置,支撑杆32在开锁状态下收纳于卡槽31内,当装入铜材后操作员从推送孔34内推动支撑杆32向左吊臂2转动,进而使支撑杆32两端分别挂接在卡槽31和固定槽21的底部,支撑杆32与左吊臂2、右吊臂3形成”U”形的吊装机构。
上述左吊臂2和右吊臂3的内侧均设有防滑垫4,防滑垫4采用软性耐磨材料,且防滑垫4为可更换部件,从而在多次吊装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避免带状的铜材边缘划伤进而使铜材边缘产生毛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顺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0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