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加湿通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0639.0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3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俊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4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加湿 通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加湿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大医院普遍使用的口腔通气管主要用于鼻腔手术后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由于这些患者在手术后因鼻腔内的鼻腔填塞物不能够通过鼻子进行正常呼吸,所以只能通过口腔进行呼吸,而口腔直接呼吸气的过程中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因人体鼻子内部构造的特殊性,在鼻呼吸过程中,进入肺部的气体能被鼻毛和鼻黏膜加温加湿,从而避免吸入尘埃或细菌等),所以只能通过借助辅助医疗器械进行口腔呼吸,达到与鼻呼吸等同的效果,而现有的口腔通气管结构都比较简易,大部分都不能达到加湿等功能,并且由于这些患者往往手术后神志不清,或者精神烦躁,容易导致通气管脱出口腔,严重情况下则会再次引发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各大医院普遍使用的口腔通气管主要用于鼻腔手术后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由于这些患者在手术后因鼻腔内的鼻腔填塞物不能够通过鼻子进行正常呼吸,所以只能通过口腔进行呼吸,而口腔直接呼吸气的过程中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因人体鼻子内部构造的特殊性,在鼻呼吸过程中,进入肺部的气体能被鼻毛和鼻黏膜加温加湿,从而避免吸入尘埃或细菌等),所以只能通过借助辅助医疗器械进行口腔呼吸,达到与鼻呼吸等同的效果,而现有的口腔通气管结构都比较简易,大部分都不能达到加湿等功能,并且由于这些患者往往手术后神志不清,或者精神烦躁,容易导致通气管脱出口腔,严重情况下则会再次引发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口腔加湿通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咬嘴、一对弹性固定带和加湿机构,咬嘴内部设有呼吸气通道,且咬嘴一端为扁平状,另一端为圆柱体状,咬嘴的圆柱体状处设有椭圆台,椭圆台的长轴两端处分别设有弹性固定带穿孔,一对弹性固定带分别穿插在弹性固定带穿孔内,加湿机构包括容置腔体、盖体和氧气衔接管,盖体表面为镂空状,并在其中一未镂空处设有一对隔板,盖体通过连接件与容置腔体一侧活动相连,容置腔体另一侧设有圆柱体装配凸台,盖体上分别设有卡扣件和氧气通入口,容置腔体上设有与卡扣件相配的卡扣槽,容置腔体通过圆柱体装配凸台插装在咬嘴的圆柱体状处,氧气衔接管设置在盖体的氧气通入口处。
容置腔体内设有一组温度交换材料支撑件,并环形均匀分布于容置腔体内。
容置腔体和盖体分别为圆柱体状,容置腔体与圆柱体装配凸台为一体注塑而成的整体结构。
一对隔板与盖体之间形成氧气流动区间,氧气通入口设置在氧气流动区间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装置具有支撑功能,能缓解患者因持续性口腔呼吸引起的口腔疲劳感。
2、本实用新型设计在保持口腔呼吸通畅的同时也为氧气的输入提供了通道。
3、本实用新型有效减轻术后患者因持续性口腔呼吸带来的不适。
4、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节省护理工作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让患者感受到人性的关怀。
5、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咬嘴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湿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盖体未镂空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包括咬嘴1、一对弹性固定带2和加湿机构,咬嘴1内部设有呼吸气通道,且咬嘴1一端为扁平状1-1,另一端为圆柱体插装套1-2,咬嘴1的圆柱体状1-2处设有椭圆台3,椭圆台3的长轴两端处分别设有弹性固定带穿孔,一对弹性固定带2分别穿插在弹性固定带穿孔内,加湿机构包括容置腔体4、盖体5和氧气衔接管6,盖体5表面为镂空状,并在其中一未镂空处设有一对隔板5-2,盖体5通过连接件与容置腔体4一侧活动相连,容置腔体4另一侧设有圆柱体装配凸台4-1,盖体5上分别设有卡扣件5-1和氧气通入口,容置腔体4上设有与卡扣件5-1相配的卡扣槽4-2,容置腔体4通过圆柱体装配凸台4-1插装在咬嘴1的圆柱体插装套1-2内,氧气衔接管6设置在盖体5的氧气通入口处。
容置腔体4内设有一组温度交换材料支撑件,并环形均匀分布于容置腔体4内。
容置腔体4和盖体5分别为圆柱体状,容置腔体4与圆柱体装配凸台4-1为一体注塑而成的整体结构。
一对隔板5-2与盖体5之间形成氧气流动区间5-3,氧气通入口设置在氧气流动区间5-3处。
使用方式:使用前,先将温度交换材料(聚亚安酯或亲水纤维素)放置在容置腔体4内,并位于温度交换材料支撑件上,然后合上盖体5,并将卡扣件5-1卡在容置腔体4的卡扣槽4-2内,此时一对隔板5-2与温度交换材料上表面接触,形成封闭的氧气流动区域,然后将一对弹性固定带2固定在患者的耳后,与此同时将氧气输入管套装在氧气衔接管6处,并通入氧气,氧气自氧气流动区域经容置腔体4流入至咬嘴1内,经容置腔体4内的温度交换材料处理后,让患者在吸入氧气的过程中达到理想舒适程度,患者呼出的气体即可从盖体5的镂空处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俊,未经刘忠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0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遥控医用制氧机
- 下一篇:肺科药物雾化吸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