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离子接地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5999.1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圣威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地址: | 6117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离子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改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解离子接地体。
背景技术
目前土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质量下降,土壤的散流条件提高,导电性能降低,土壤的金属导电离子浓度降低明显。土壤中水分、盐、酸、碱等因素侵蚀作用也对土壤的土质产生影响。如何增加土壤中金属导电离子的浓度从而改善土壤的导电性能是目前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离子接地体,解决了土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中导电离子的浓度降低、导电性能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热镀锌钢管,热镀锌钢管内填充有电解离子材料,热镀锌钢管两端由盖子封闭,热镀锌钢管上设有三对渗透小孔,每对渗透小孔对称设置在热镀锌钢管上,热镀锌钢管一端焊接有钢绞线的一端,钢绞线的另一端焊接有扁钢。
进一步,所述三对渗透小孔每对间隔均匀,三对渗透小孔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所述热镀锌钢管长度为3米,管径50mm;所述渗透小孔,孔径10mm。
进一步,所述钢绞线长度为1.2米,截面积为120mm2。
进一步,所述扁钢长宽高分别为100mm、50mm、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土壤中的电解离子浓度,改善土壤的导电性能,抵抗土壤中水分、盐、酸、碱等因素侵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解离子接地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镀锌钢管,2.盖子,3.渗透小孔,4.钢绞线,5.扁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热镀锌钢管1,热镀锌钢管1内填充有电解离子材料,热镀锌钢管1两端由盖子2封闭,热镀锌钢管1上设有三对渗透小孔3,每对渗透小孔3对称设置在热镀锌钢管1上,热镀锌钢管1一端焊接有钢绞线4的一端,钢绞线4的另一端焊接有扁钢5。三对渗透小孔3每对间隔均匀,三对渗透小孔3位于同一平面上。热镀锌钢管1长度为3米,管径50mm;所述渗透小孔3孔径10mm。钢绞线4长度为1.2米,截面积为120mm2。扁钢5长宽高分别为100mm、50mm、5mm。
热镀锌钢管1通过缓慢释放将其活性电解离子有效释放到周围土壤中,降低接地体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壤电阻率,等效扩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改善散流条件的一种材料。
A.导电泄流原理:装置竖向放置,扁钢5露出土壤,雷电冲击电流或故障电流通过扁钢5到达热镀锌钢管1后,通过热镀锌钢管1、低电阻率高能回填料将雷电流及故障电流迅速释放到周围土壤中。
B.自动调节原理:竖向放置装置,顶端的呼吸孔即渗透小孔3露出土壤,通过此孔内填料能自动吸收空气中(土壤中)的水分。电极单元内填料将吸收的水分和导电离子通过底端的渗透小孔3补充到高能回填料和周围土壤中,以维持其周围土壤的低电阻率。使整个接地系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产品为接地降阻产品,其向土壤中渗透电解离子材料,增加土壤中电解导电离子的浓度从而改善土壤的导电性能,将其接入地网中,能显著降低地网接地电阻值的一种接地降阻产品,并且能有效抵抗土壤中水分、盐、酸、碱等因素侵蚀。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圣威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圣威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5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连接器的金属镶件
- 下一篇:分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