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收集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3062.0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桢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桢育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收集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收集处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回收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经第一加热模组、冷凝模组和第二加热模组的处理,获得水源再利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将某些特殊的工作流体回收,来获得环保、能源再利用等作用的手段,已属于一公知技艺。例如,中国台湾第102211833号《空调设备之冷凝水回收装置》、第100210518号《集水装置》、结合马达、帮浦、喷射吸引器和文氏管、加速器等机构,将凝结水回收到储存槽的第92204723号《高温凝结水回收装置》和第98203651号《液体循环回收装置》专利案等,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一个有关这类回收或集水装置在结构设计和操作应用方面的课题是,习知回收/集水装置因为收集的液体含有细菌、灰尘或其类似物,无法作为民生用水。并且,它们在结构配置和操作控制上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使回收/集水装置的结构获得精简、方便的作用,是特别被考量的。就像那些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普通回收/集水装置的整个机组被装设在特定的环境或场合中,并不利于运输或携带;或让人员依据需求任意移动,而这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另一个有关这类集水装置在操作应用方面的课题是,依据空气的露点温度(Dew Point Temperature)和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或称RH)的关系(请参考图1),假设环境温度约30℃,空气中的相对湿度约50%时,其露点温度约在20~30℃;特别是在多雨的气候或环境。因此,收集空气中的水分,经过处理来去除细菌或灰尘,作为民生用水,也是特别被考量的。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显示了在有关回收或集水装置或其相关组合系统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量该集水装置和相关组件的结构组合,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构造不同于现有,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形态,而有别于现有技术。实质上,不仅可改善现有结构设计复杂和移置麻烦,而获得利于运输、携带等情形;同时,也会增加它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面的简便性。例如,该回收/集水的流体同时经过特别处理,来符合民生用水的条件;或进一步获得水源再利用或节约能源等手段。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中均未被具体教示或揭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收集处理装置,具备有方便从大气中搜集水源的作用。包括一风扇模组组合第一壳体;风扇模组将空气气流输入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加热模组,藉第一加热模组提高该空气气流的焓值和温度。第一壳体枢接第二壳体,共同装设有冷凝模组;第二壳体和一底座间设置有容器和第二加热模组。以及,上述通过冷凝模组的气流形成液体进入容器,经第二加热模组加热成气化流体,配合一输送管通过冷凝模组冷凝成液体后,输入一集水槽体,提供人员取用,来获得水源再利用或节约能源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流体收集处理装置,该第一壳体设有主凹室和副凹室;主凹室装设第一加热模组,副凹室及/或第二壳体装设冷凝模组。第二壳体组合有第三壳体和配置在第三壳体内的电路模组。以及,第二壳体连接该输送管,输送管组合在冷凝模组上,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因此,容器内的流体经第二加热模组加热气化,去除流体杂质(例如,细菌、灰尘或其类似物)后,进入输送管入口端,并且经输送管配送通过冷凝模组,冷凝成液体,而从输送管出口端输入集水槽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的空气露点温度和相对湿度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风扇模组、第一加热模组、第一壳体、冷凝模组、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电路模组和集水槽体等部分的结构情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加热模组、第一壳体和冷凝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冷凝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加热模组和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描绘流体的运动路径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4及4,本实用新型流体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一风扇模组,概以参考编号90表示。风扇模组90具有一本体91组合一网状物92;本体91界定有一内部空间93,收容一风扇94;以及,本体91配合轴套95组合马达96和风扇94,使风扇94在本体91内转动自如,将外部环境的空气气流吸入本体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桢育,未经李桢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3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