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垫层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1629.0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4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洪季;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沃富能汇环境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J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垫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热交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垫层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重视绿色环保型能源的使用,提倡使用环保节能型空调,而现目前利用地热是最好的节能环保形式的空调,通过抽取地下水,利用地下水常年恒定的温度进行制冷或制热,节能环保效果明显。但地下水资源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并且地下水作为国有资源,如果不能实际做到抽回水同程同量回灌,则会浪费地下水,不利于资源再生,也不利于普及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换热效率高,换热效果好,施工简单周期短,稳定可靠,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的地下室垫层换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室垫层换热装置,包括进水主管、回水主管、换热管和地下室垫层,进水主管通过阀门三与连接管三连接,连接管三的一端通过阀门四与第一分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阀门五与第二分水管连接;回水主管通过阀门六与连接管四连接,连接管四的一端通过阀门七与第三分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阀门八与第四分水管连接;设置在进水主管侧壁的连接管二通过阀门一与连接管四连接,设置在出水主管侧壁的连接管一通过阀门二与连接管三连接;地下室垫层中的分水管上设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置于地下室垫层中,各组换热管呈Z字形分布,且换热管之间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第三分水管和第四分水管上设置有与换热管相配合的孔,换热管一端与第一分水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分水管连接,相邻的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二分水管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分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之间的连接为承插式热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主管外径为90mm,回水主管外径为90mm。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的外径为25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增加土建成本,成本低廉;采用多根换热管等间距分布,换热效率高、换热效果好,采用了多个阀门之间相互转换,整个施工简单周期短;通过地下恒温层换热稳定可靠,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并且清洁环保,不会污染和消耗地下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地下室基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水主管,2-回水主管,3-第一分水管,4-第二分水管,5-第三分水管,6-第四分水管,7-换热管,8-阀门一,9-阀门二,10-阀门三,11-阀门四,12-阀门五,13-阀门六,14-阀门七,15-阀门八,16-连接管一,17-连接管二,18-连接管三,19-连接管四,20-地下室基层,21-地下室垫层,22-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结合图1、图2,一种地下室垫层换热装置,包括进水主管1、回水主管2、换热管7和地下室垫层21,进水主管1通过阀门三10与连接管三18连接,连接管三18的一端通过阀门四11与第一分水管3连接,另一端通过阀门五12与第二分水管4连接;回水主管2通过阀门六13与连接管四19连接,连接管四19的一端通过阀门七14与第三分水管5连接,另一端通过阀门八15与第四分水管6连接;设置在进水主管1侧壁的连接管二17通过阀门一8与连接管四19连接,设置在出水主管2侧壁的连接管一16通过阀门二9与连接管三18连接;地下室垫层21中的分水管上设置有若干换热管7,所述换热管7置于地下室垫层21中,各组换热管7呈Z字形分布,且换热管7之间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分水管3、第二分水管4、第三分水管5和第四分水管6上设置有与换热管7相配合的孔,换热管7一端与第一分水管3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分水管5连接,相邻的换热管7的一端与第二分水管4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分水管6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之间的连接为承插式热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主管1外径为90mm,回水主管2外径为9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7的外径为25mm。
所述地下室垫层21是土层22与地下室基层20的过渡层,操作时关闭阀门一8和阀门二9,打开阀门三10、阀门四11、阀门五12、阀门六13,水通过进水主管1到第一分水管3和第二分水管4中,经交叉的换热管7通过地下的恒温层进行吸热或者散热,热交换后回到第三分水管5和第四分水管6通过回水主管2流出;或者是关闭阀门三10和阀门六13,打开阀门一8、阀门二9、阀门四11、阀门五12,水通过进水主管1到第三分水管5和第四分水管6,经交叉的换热管7通过地下的恒温层进行吸热或者散热,热交换后回到第一分水管3和第二分水管4通过回水主管2流出,相互之间可转换使用,方便维修等,回流的水的温度和地热温度接近。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换热效率高,换热效果好,施工简单周期短,稳定可靠,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沃富能汇环境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沃富能汇环境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1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离子光辐衡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