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1031.1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6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子玮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分类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处理垃圾的时候还是无法实现有效的分类,经常可以看到垃圾桶内还有各种垃圾,可回收的以及不可回收的均混合在一起;严重影响垃圾的回收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杂质收集箱、静电吸附箱、大件收集箱以及铁质收集箱,所述的静电吸附箱设置在杂质收集箱的上端,所述静电吸附箱的下端出口与杂质收集箱上端的进口连通;
所述的大件收集箱设置在静电吸附箱的上端,所述大件收集箱下端的出口与静电吸附箱上端的进口连通,所述大件收集箱的出口与静电吸附箱的进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的铁质收集箱设置在大件收集箱的上端,所述铁质收集箱下端的出口与大件收集箱上端的进口连通,所述铁质收集箱的上端设置进口,用于垃圾倒入。
进一步的,所述铁质收集箱的上端设置有干燥装置,所述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筒以及设置在干燥筒内的搅拌装置,所述干燥筒的上端设置有垃圾进口,所述干燥筒的下端设置垃圾出口,该垃圾出口与铁质收集箱的进口连通,所述干燥筒的一端侧壁设置有热风进管,所述干燥筒的另一端侧壁设置有热风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铁质收集箱包括筒体以及若干磁铁,所述各磁铁周向均布在筒体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尤其是将垃圾中的铁质物、大件垃圾以及小件易被静电吸附的垃圾区分出来,便于后续的垃圾处理,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干燥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杂质收集箱,2、静电吸附箱,3、大件收集箱,4、铁质收集箱,41、磁铁,5、过滤网,6、干燥装置,61、干燥筒,62、搅拌装置,63、热风进管,64、热风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杂质收集箱1、静电吸附箱2、大件收集箱3以及铁质收集箱4,静电吸附箱2设置在杂质收集箱1的上端,静电吸附箱2的下端出口与杂质收集箱1上端的进口连通。
大件收集箱3设置在静电吸附箱2的上端,大件收集箱3下端的出口与静电吸附箱2上端的进口连通,大件收集箱3的出口与静电吸附箱2的进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网5;
铁质收集箱4设置在大件收集箱3的上端,铁质收集箱4下端的出口与大件收集箱3上端的进口连通,铁质收集箱4的上端设置进口,用于垃圾倒入。铁质收集箱4包括筒体以及若干磁铁41,各磁铁41周向均布在筒体的内壁上。当混合垃圾进入筒体内时,混合垃圾中的铁质垃圾便被磁铁41吸走。
铁质收集箱4的上端设置有干燥装置6,干燥装置6包括干燥筒61以及设置在干燥筒61内的搅拌装置62,干燥筒61的上端设置有垃圾进口,干燥筒61的下端设置垃圾出口,该垃圾出口与铁质收集箱4的进口连通,干燥筒61的一端侧壁设置有热风进管63,干燥筒61的另一端侧壁设置有热风出管64。
干燥装置6的主要作用是:使混合垃圾分别分离,当潮湿的混合垃圾进入干燥筒61内时,经热风进管63进入干燥箱内,将垃圾进行干燥处理,吹过的热风经热风出管64排出,搅拌装置62的工作便于潮湿混合垃圾水分的蒸发。
干燥后的混合垃圾进入铁质收集箱4内,从而将混合垃圾中铁质垃圾吸走;然后混合垃圾即进入大件收集箱3内,像一些大的纸团以及塑料瓶等就留在该大件收集箱3内,混合垃圾中的一些小件,像塑料纸、纸屑等经过滤网5落进静电吸附箱2内,依靠静电吸附箱2将这些小件垃圾吸走,而像一些不易被静电吸附的小件,像小木头一样的东西便落进杂质收集箱1内,待进行后续垃圾分类。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子玮,未经黄子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1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