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腔配风式臭氧发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06811.7 | 申请日: | 2015-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9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邬二莽;邬荣;邬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二莽 |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3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腔 配风式 臭氧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腔配风式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在尘土飞扬封闭场所释放一定浓度的臭氧尘埃会神奇般地急速落地。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
现有的臭氧发生器为解决散热问题,大产量臭氧发生器多设有水循环散热系统,不但结构复杂,而且臭氧发生效率低,耗电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腔配风式臭氧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空腔配风式臭氧发生器,其包括绝缘腔体,所述绝缘腔体的外壁上套有金属网,所述绝缘腔体的两端设有插线通孔,所述绝缘腔体内贯穿有电极导线,所述电极导线的两端分别由所述绝缘腔体两端的插线通孔穿过,所述电极导线的两端设有卡头,所述卡头卡接在所述插线通孔外侧;所述绝缘腔体的上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
所述绝缘腔体为绝缘管、绝缘圆柱形腔体或绝缘棱柱形腔体的任意一种。
所述电极导线平直且与所述绝缘腔体侧壁平行。
所述插线通孔设置于所述绝缘腔体两端端面的中心。
所述绝缘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套有管状绝缘固定接头,一个所述管状绝缘固定接头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孔,另一个所述管状绝缘固定接头侧面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孔,所述插线通孔设于所述管状绝缘固定接头顶部中心位置。
所述的一种空腔配风式臭氧发生器,还包括臭氧发生箱,所述臭氧发生箱内部设有两块分压隔板,两块所述分压隔板的边缘均与所述臭氧发生箱的内壁连接,将所述臭氧发生箱分割成压缩空气腔体、臭氧发生腔体和臭氧收集腔体,两块所述分压隔板之间为所述臭氧发生腔体,所述臭氧发生腔体内设有若干根所述绝缘管,绝缘管可以为方形管也可以为圆形管,所述绝缘管的数量根据生产臭氧量确定。两块所述分压隔板上对应设有与每根所述绝缘管相配合的安装孔,每根所述绝缘管的两端分别对应穿过两块所述分压隔板上的所述安装孔,所述绝缘管设有所述进风孔的一端置于所述压缩空气腔体内,所述绝缘管设有所述出风孔的一端置于所述臭氧收集腔体内,两块所述分压隔板上均设有通气槽,所述臭氧发生箱的侧壁上设有强制注风口和臭氧出口,所述强制注风口与所述压缩空气腔体连通,所述臭氧出口与所述臭氧收集腔体连通。
若干根所述绝缘管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臭氧发生腔体内设有至少一层所述绝缘管,每层所述绝缘管包括至少一根所述绝缘管。
一块所述分压隔板的顶部设有所述通气槽,另一块所述分压隔板的底部设有所述通气槽;或者,一块所述分压隔板的左侧设有所述通气槽,另一块所述分压隔板的右侧设有所述通气槽。
所述臭氧发生箱为金属材质臭氧发生箱,所述金属网与所述臭氧发生箱通过导线连接并接地。金属材质的臭氧发生箱接地,绝缘管内的电极导线接有高压电,绝缘管外的金属网与金属材质的臭氧发生箱连接,这样在电极导线与金属网之间形成高强度电场,由进风孔进入绝缘管内的空气在高强度电场的作用下电离形成大量臭氧,臭氧由绝缘管另一端的出风孔排入臭氧收集腔体内。
臭氧发生箱内设有分压隔板,进入压缩空气腔体内的空气,在压力作用下,一部分空气由管状绝缘固定接头侧面的进风口进入绝缘管,在绝缘管内电离为臭氧后,在后续进入空气的推动下,将产生的臭氧由另一端的管状绝缘固定接头侧面的出风孔排入臭氧收集腔体,绝缘管内气体时刻被置换,产生臭氧的同时,产生的热量一并带出,实现降温的作用;另一部分空气由分压隔板上的通气槽进入臭氧发生腔体内,并在穿过绝缘管之间的空隙时被电离成臭氧,臭氧在后续进入空气的推动下由另一块分压隔板上的通气槽排入臭氧收集腔体;臭氧收集腔体内气体时刻被置换,产生臭氧的同时,实现降温的作用,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散热装置。利用分压隔板的分压作用,使绝缘管的管内和管外形成气压流,利用气压流使绝缘管的管内和管外产生的臭氧全部得以置换,提高了臭氧发生率,避免因绝缘管发热而烧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二莽,未经邬二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6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棒上下棒机
- 下一篇:氯化氢气体合成炉防止过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