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锌离子电池电极及基于其的锌离子可充电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5550.7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1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魏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10/36;H01M1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电池 电极 基于 充电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离子电池电极和基于其的锌离子可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可充电锌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锰的氧化物材料为正极活性材料,以锌为负极活性材料,以含锌离子的水溶液为电解液的可充电电池,这种电池具有廉价的特点。
锌离子电池储存电子的机理如下:
正极:
负极:
这种电池具有廉价的特点。前期专利揭示可充电锌离子电池全部都是把二氧化锰活性层直接涂覆于金属集流体之上,为了进一步增加整个电极的容量和电池的容量,可以通过降低金属集流体的用量也即增加二氧化锰和碳的活性物质的用量来提高整个电极的容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创新在于:在正极中使用多孔金属来降低金属集流体的用量,同时提高了二氧化锰和碳材料的活性材料的用量,来达到整个电池减重和增加容量的目的。
众所周知,电池中使用大量的金属集流体材料,金属集流体材料占据了一定的体 积和重量,为了不改变电池的体积而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容量和降低电池的重量,使用多孔金属可以降低金属的用量和重量,节省一定的体积,而这部分体积可以用活性材料填充,因此使用多孔金属可以增加活性材料的用量从而增加电池容量,同时可以减低电池的重量,增加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
因此本专利通过在正极中使用多孔金属来提高电池的容量和降低电池的重量。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锌离子电池电极,该电极由多孔金属、以及附着于该多孔金属的二氧化锰和碳材料构成。其制造方法是:先把二氧化锰和碳混合均匀,然后把由二氧化锰和碳材料组成的活性材料附着于多孔金属,通过一定压力压制成一体。
一种锌离子电池电极,所述二氧化锰由可容纳锌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锰的氧化物构成。
一种锌离子电池电极,所述碳材料是炭黑、碳纳米管、碳纤维粉末、石墨烯、多孔碳、泡沫碳、富勒烯、石墨片、石墨等。
一种锌离子电池电极,所述多孔金属可为铜、铝、不锈钢、钛、镍等材质的多孔状金属箔、金属网或者金属泡沫。所述金属网由该金属的丝编织而成,金属泡沫可通过不同工艺制成,例如泡沫镍等具有多孔的结构的金属。
一种锌离子电池电极,可在二氧化锰和碳材料组成的活性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粘结剂,增加活性材料和多孔金属的粘结性。
一种锌离子可充电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制造所述的锌离子电池电极;
将锌负极、电解液和所述正极封装得到锌离子可充电电池。
一种锌离子可充电电池包括正极、锌负极和电解液,所述正极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锌离子电池电极,所述电解液包含有锌离子或者锌离子和二价锰离子。
经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电池的容量高和倍率性能好。同时这种可充电电池还具有容量高、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等特点。可以预见这种电池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车、通讯、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锌离子电池电极的多孔金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锌离子电池电极的多孔金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中示出了一实施例中锌离子电池电极的多孔金属的结构,可以看出,该多孔金属为金属网。图1中示出了另一实施例中锌离子电池电极的多孔金属的结构,可以看出,该多孔金属为多孔状金属箔。
实施例1:
把二氧化锰、碳和粘结剂按照:90:5:5的比例分散于水中,调节成粘度为5000cps的浆料,把35微米厚的冲孔不锈钢箔浸渍于浆料中,通过提拉工艺把冲孔不锈钢箔提拉并在70℃下烘干,并在20 Mpa的压力下压实,即制得多孔电极1,电极二氧化锰载量为30mg/cm2,同时把该浆料涂覆于35微米厚的无孔不锈钢箔上,制得无孔电极1电极的二氧化锰载量为20mg/cm2,而35微米厚的无孔不锈钢箔的重量为28.7mg/cm2,而冲孔35微米厚的无孔不锈钢箔的重量为16.2mg/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5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负压电池板栅铸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质高强的电动汽车安全电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