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直饮水的杀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5539.0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9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白长军;张循;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和合汇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饮水 杀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直饮水的杀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直饮水杀菌技术主要问题有:
1、紫外线杀菌不会产生毒性,不存在任何残留物和各种副产品,不会改变水的味道、气味或pH值,但是无持续杀菌能力,消毒后的水如果遇到新的污染源,会再次被污染;
2、臭氧具有强氧化能力,对微生物、病毒、芽孢等均具有杀伤力,消毒效果好,接触时间短,用量少,作用快,但市场上常见的高压放电式和电解式臭氧发生设备投资大,耗电多,制水成本较高,臭氧在水中不稳定,易挥发,在水中保留时间很短,小于30分钟,因此不能达到管网持续消毒的作用。
3、液氯是我国大多数采用传统净水工艺的自来水厂采用的杀菌方式,其杀菌效果很好,容易获得,经济廉价,而且投加方便,占用地方小,但氯气有剧毒,安全性比较低,管理上容易疏忽。
4、二氧化氯适用的pH范围广,在pH6-10内能有效地杀灭绝大多数的微生物,消毒作用持续时间长,但二氧化氯有剧毒,操作不适当易引起爆炸,不能存储,必须现场制取使用,制取设备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成本较高。
5、次氯酸钠具有持续消毒作用,操作简单,比投加液氯安全,方便,使用成本与液氯相差不多,但不能贮存,必须现场制备使用,设备较小,产气量少,使用受限制,必须耗用一定的电能及食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直饮水的杀菌系统,既保证杀菌效果,又保证其安全性,减少投资和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管道直饮水的杀菌系统,包括直饮水储水罐,水箱呼吸器,循环泵,紫外线臭氧杀菌器,次氯酸钠发生器,计量泵,余氯监测仪,供水泵,回水管道。
所述水箱呼吸器安装在直饮水储水罐顶部,利用微孔过滤原理,保证进入罐内空气的洁净度。
所述循环泵通过管道与直饮水储水罐相连,将水罐内直饮水抽出,泵入紫外线臭氧杀菌器。
所述紫外线臭氧杀菌器,通过管道与循环泵相连,循环水流经紫外线臭氧杀菌器,根据紫外线照射氧气生成臭氧原理,通过射流器向直饮水水中注入空气/臭氧混合气体,利用臭氧和紫外线辐射为直饮水消毒,直饮水通过管道再次回流到直饮水储水罐,对储水罐中的水、空气和罐体内壁进行杀菌。
所述次氯酸钠发生器与计量泵相连,通过电解食盐水方式产生次氯酸钠溶液。
所述计量泵与直饮水储水罐出水管相连,将次氯酸钠溶液泵入直饮水。
所述余氯监测仪与直饮水储水罐出水管及计量泵分别相连,通过实时检测直饮水余氯浓度控制计量泵向直饮水储水罐出水管道中投加次氯酸钠溶液,对直饮水管网进行持续杀菌。
所述供水泵安装在直饮水储水罐出水管上,将直饮水通过管道泵入各饮水点。
所述回水管道与直饮水储水罐相连,使直饮水回流入直饮水储水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水箱呼吸器对进入直饮水储水罐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细菌在储水罐内滋生。
2、对直饮水储水罐中的直饮水进行持续杀菌:通过循环泵和紫外线臭氧杀菌器对直饮水进行双重杀菌,再通过回流至直饮水储水罐与罐内直饮水混合,溶解在水中的臭氧扩散至整个水罐对其中的水进行杀菌。同时水中散逸的微量臭氧也能对水罐内空气和内壁起到杀菌作用,抑制细菌的生长。
3、在直饮水储水罐出水管道中投入次氯酸钠溶液,在不影响直饮水口感情况下使管网中具有一定浓度的余氯,保证对管网中直饮水杀菌的持续性。
4、直饮水由供水泵泵入各个饮水点,再通过回水管道回流到直饮水储水罐,使直饮水能够循环杀菌。
5、本杀菌系统投资小,生产和运行成本低,臭氧、紫外线、次氯酸钠产生方式比较安全。
6、通过臭氧、紫外线、次氯酸钠三重杀菌,杀菌效果好。紫外线杀菌无消毒副产物,臭氧和次氯酸钠也难以生成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处理后水完全达到直饮水水质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杀菌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水箱呼吸器,2为直饮水储水罐,3为循环泵,4为紫外线臭氧杀菌器,5为次氯酸钠发生器,6为计量泵,7为余氯监测仪,8为供水泵,9为回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结合以下实施例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管道直饮水的杀菌系统,包括:水箱呼吸器1、直饮水储水罐2、循环泵3、紫外线臭氧杀菌器4、次氯酸钠发生器5、计量泵6、余氯监测仪7、供水泵8、回水管道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和合汇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和合汇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5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金行业含氰废水综合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下水道排污自动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