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升降隐形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4734.1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3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C17/38 | 分类号: | A47C1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升降 隐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升降隐形床,属于日常生活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升降床多为医护用的多功能床头床尾升降床,以提高舒适性为主,对空间利用率无改善。或者使用电动卷扬机的吊顶式升降床,多以电动为主,直接使用交流电力驱动,安全性欠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动升降隐形床,即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可升降变形的家具。这种床在使用时和普通床没有区别,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将床抬升到天花板的高度,使床面所占的空间得到重复利用。对于小面积居室使用能够有效利用居室空间的剩余价值。尤其对于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或者SOHO创业者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租买大面积居室,这个设计将降低他们的租房成本,安全有效的提高单位面积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升降隐形床,即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可升降变形的家具。这种床在使用时和普通床没有区别,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将床抬升到天花板的高度,使床面所占的空间得到重复利用。对于小面积居室使用能够有效利用居室空间的剩余价值。尤其对于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或者SOHO创业者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租买大面积居室,这个设计将降低他们的租房成本,安全有效的提高单位面积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气动升降隐形床主要由床体结构、气动控制、电器控制三部分组成。床体结构部分为整个系统提供结构支撑和升降机构。气动控制主要是控制磁耦合无杆气缸的运动,为整个系统提供上下移动的动力。电器部分主要是为气动控制中的电磁换向阀提供换向激励信号,使气动部分完成气缸的上下运动控制。
气动升降隐形床整体外观呈L型。地面角钢(6)把墙壁钢板(1)和地面钢板(4)连接起来,使墙壁钢板(1)和地面钢板(4)呈L型连接,地面槽钢(5)固定地面钢板(4),墙壁槽钢(11)固定墙壁钢板(1)。左右两个导轨(9)和中间的无杆气缸缸筒(2)相互平行,并通过上下两个底座(10)和墙壁钢板(1)连接,床头钢板(7)与左右两个滑块(8)、无杆气缸(12)固定连接,导轨(9)穿过滑块(8),床头钢板(7)与床体支架(3)呈L型固定连接。床体支架(3),用于安放床板和床垫。空气压缩机(17)出气口与单向阀(16)进气口相连,单向阀(16)出气口与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5)进气口相连,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5)的两个出气口分别与两个节流阀(13)、(14)的进气口相连,限位开关A、B的两个接口及档位开关的两个接口分别与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5)的两个电磁铁的四个接口相连,两个节流阀(13)、(14)的出气口分别与无杆气缸(12)两侧的气口相连,所有气口之间均通过软管连接。空气压缩机(17)和档位开关置于地面钢板(4)旁侧,便于操纵。单向阀(16)、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5)、节流阀(13)和(14)及软管都嵌入墙壁槽钢(11)内。
工作流程如下:当档位开关调到E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5)的C位导通,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5)的左位接入系统,无杆气缸(2)带动床体支架(3)向上移动,滑块(8)起到导向的作用;当床体支架(3)上升到触碰到限位开关A时,电路断开,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5)处于中位锁止状态,工作停止;当档位开关调到F时,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5)的D位导通,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5)的右位接入系统,无杆气缸(2)带动床体支架(3)向下移动,滑块(8)同样起到导向的作用;当床体支架(3)下降到触碰到限位开关B时,电路断开,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15)处于中位锁止状态,工作停止。通过调节节流阀(13)、(14)可以改变床体支架(3)上行和下行的速度。利用单向阀(4)来控制气源的方向,限制气体的流向,使得床体支架(3)在任何一个上升、下降和停止的操作稳定后,系统的压力都处于稳定状态,即便是气源部分故障,也可以保持系统气路的压力,提高系统安全性,减少压缩机的工作频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学院,未经西安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4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