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造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3721.2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1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龙;孙全红;谢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造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船用造水机。
背景技术
反渗透船用造水机即为安装于船舶上采用反渗透技术原理对海水进行淡化从而为航海人员提供淡水的装置。
反渗透船用造水机的组成:取水系统、预处理系统、海水淡化脱盐系统、能量回收系统、化学清洗系统、化学加药系统以及装置供配电及自控系统,整套设备由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系统、电器控制系统、清洗系统、加药系统组成;预处理系统包括供水泵、多介质过滤器、精密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主要处理原水中所含的大颗粒杂质、余氯及细小微粒,保证反渗透系统的进水水质;反渗透系统包括高压泵、RO反渗透膜组件、调压阀、清洗箱,主要将预处理处理过的原水进一步处理成淡水。
反渗透船用造水设备的基本工艺流程为:海水由供水泵抽水进入预处理系统,经过化学加药系统投加杀菌剂和絮凝剂后进入石英砂和活性炭过滤系统过滤。海水经预处理系统后进入高压泵,在高压泵作用下,流经高脱盐率卷式膜,通过控制调压阀增加压力,使海水中的部分纯水透过膜进入多孔收集管,经由软管流出设备,而盐分则被阻挡在膜表面随大部分海水排出设备。滤后水经过水质还原、PH调整以及阻垢剂添加后进入5um的保安过滤系统,过滤后的低压海水一路进入高压泵加压,另一路进入压力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升压后的海水经过增压泵加压后与高压泵出水混合进入反渗透膜堆系统。高压海水在膜堆的处理下一部分透过膜形成淡水,经过水质调整后进入淡水水箱储存。其余的高压浓缩水进入压力交换能量回收装置回收能量后排放。
反渗透船用造水机中滤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表面会有杂质悬浮物附着,会降低过滤速度及出水流量,低压表压力将趋近零,此时必须更换滤芯。否则,会自动停机。处理办法,关停装置,将滤筒打开,换上合适滤芯。
目前造水机在安装时,由于船体现场空间的约束,造水机与上层甲板之间只有800mm的间隙,滤瓶无法吊出,导致滤芯无法跟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船体上狭小的空间内顺利更换滤芯的船用造水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用造水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框架、安装在框架内的造水机本体以及水平安装在框架上方与造水机配合的滤瓶,所述框架呈矩形,滤瓶沿框架短轴方向延伸设置,其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框架的上端面上;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配合的上弧形压板组成,所述底座由下弧形压板以及支撑在下弧形压板底部的支撑脚组成,该下弧形压板的两端向外伸出并由支撑脚支撑在框架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弧形压板的两端均开有固定孔A,在上弧形压板的两端开有对应的固定孔B,所述上弧形压板与下弧形压板配合构成一容纳滤瓶的圆形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上弧形压板的内侧面以及下弧形压板的内侧面上均配备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为角钢,其底部与框架的上端面焊接固定,其顶部具有与下弧形压板固定孔A一致的固定孔C,所述上弧形压板以及下弧形压板通过螺栓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固定孔B、固定孔A以及固定孔C后固定在支撑脚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船用造水机,由于现场环境的影响,将滤瓶由框架内移到框架上端面,并将滤瓶水平固定在框架上端面,这样在船体高度不够的情况下,当滤瓶跟换滤芯时,只需从造水机上方前侧将滤瓶抽出即可,从而顺利更换滤芯;
(2)本实用新型的船用造水机,滤瓶通过固定支架水平安装在框架的上端面上,固定支架通过上、下弧形压板配合夹紧滤瓶,该固定结构稳固,有效避免滤瓶在船体航行的过程中松弛,另外在上、下弧形压板的内侧面上加设了橡胶垫,可避免滤瓶表面磨损,同时有缓冲阻尼作用,进而在船体航行过程中,避免滤瓶晃动,保护滤瓶瓶体;
(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下弧形压板的下端通过支撑脚支撑在框架的上端面,支撑脚采用角钢制作,底端焊接固定在框架上端面上,上、下弧形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脚上,加强了支撑结构,且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造水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造水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造水机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3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泥水分离装置
- 下一篇:密闭式粉末活性炭投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