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0883.0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0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庆;周雷;赵历平;刘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化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08 | 分类号: | C08G18/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聚氨酯 乳液 反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合成聚氨酯乳液的管道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弹性体性能和可热塑加工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密封件、医疗用具,电缆管材,鞋材等技术领域。为了不断提高热塑性聚氨酯的品质,满足多方面的使用需求,很多聚氨酯生产企业都积极致力与聚氨酯合成工艺技术的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中合成聚氨酯的反应系统的产能以及转化率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能、高转化率,生产流程简单的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
所述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包括一个原料输送单元,一个位于原料输送单元后的反应混合单元以及一个置于所述反应混合单元后的乳化单元,所述原料输送单元具有一个原料输出管,所述反应混合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反应单元、一个第二反应单元,一个连通第一反应单元及第二反应单元的混料输出管,所述第一反应单元、第二反应单元分别与原料输出管相连通,所述乳化单元包括一个乳化釜、一个助剂贮槽、一个贮水罐以及一个三乙胺水溶液贮槽,所述乳化釜连通所述混料输出管,所述助剂贮槽、贮水槽、三乙胺水溶液贮槽分别连通所述乳化釜。
所述的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的第一反应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反应釜、一个第一换热设备、一个第一催化剂贮槽,所述原料输出管、第一换热设备以及第一催化剂贮槽分别与第一反应釜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单元包括一个第二反应釜、一个第二换热设备、一个第二催化剂贮槽,所述原料输出管、第二换热设备以及第二催化剂贮槽分别与第二反应釜相连通,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底端均连通所述混料输出管。
所述的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的第一换热设备与第二换热设备均为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侧部均设置一个循环冷却水进水管,冷凝器的顶部均设置一个循环冷却水回水管,所述循环冷却水进水管与循环冷却水回水管上均设置截止阀,所述第一反应釜与第一催化剂贮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反应釜与第二催化剂贮槽之间均设置用于观察反应釜内反应情况的球阀视镜。
所述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的原料输出单元包括一个第一物料存贮罐,一个第二物料存贮罐,第一物料存贮罐连通一个第一输送泵,第二物料存贮罐连通一个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一物料存贮罐与第二物料存贮罐分别连通所述原料输出管。
所述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的第一输送泵具有一个连通所述原料输出管的第一出料管,第一物料存贮罐的顶端设置一个与第一出料管连通的第一回料管,所述第二输送泵具有一个连通所述原料输出管的第二出料管,第二物料存贮罐的顶端设置一个与第二出料管连通的第二回料管第一出料管及第二出料管上均设置止回阀,第一回料管与第二回料管上均设置球阀。
所述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的乳化釜上端还连通设置一个蒸汽输入管,所述蒸汽输入管以及混料输出管上均设置一个保温阀。
所述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的乳化釜的下端连通设置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设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并设置包括第一反应单元与第二反应单元的反应混合单元,产能高、转化效率高,并且生产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所获得的聚氨酯品质优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中,箭头方向表示物料或者冷却水以及蒸汽的输送方向,所述合成聚氨酯乳液的反应系统包括一个原料输送单元1,一个位于原料输送单元1后的反应混合单元2以及一个置于所述反应混合单元2后的乳化单元3。所述原料输送单元1具有一个原料输出管6。所述反应混合单元2包括一个第一反应单元21、一个第二反应单元22,一个连通第一反应单元21及第二反应单元22的混料输出管23。所述第一反应单元21、第二反应单元22分别与原料输出管6相连通,所述乳化单元3包括一个乳化釜31、一个助剂贮槽32、一个贮水罐33以及一个三乙胺水溶液贮槽34。所述乳化釜31连通所述混料输出管23,所述助剂贮槽32、贮水槽33、三乙胺水溶液贮槽34分别连通所述乳化釜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化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化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0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脱硫专用微波设备
- 下一篇:一种预压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