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流延机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0528.3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5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坤;陈林杰;潘翌泉;梁业彬;潘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华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3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延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流延膜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片式电容器的生产中,介质薄膜的工艺质量对片式电容器的容量、损耗、耐压和绝缘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熔体在形成固体薄膜时必须快速冷却,否则容易降解,现有技术中的冷却辊在工作时,冷却水从冷却辊的一端流向另一端,而在这一过程中,冷却水温度不断升高,从而使冷却辊表面的温度沿冷却水流入端到冷却水流出端的方向不断升高,进而使部分冷却辊表面的熔体不能快速冷却成型。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冷却辊耗能较大,冷却性能较差,直接影响由其加工成型的薄膜的质量,整个冷却装置难于控制,不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流延膜机的冷却装置,旨在提高冷却性能,实现智能化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流延机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辊1,第一电控开关2,冷却塔3,第二电控开关4,第三电控开关5,水箱6,第一传感器7,第四电控开关8,第五电控开关9,第六电控开关10,第二传感器11,冷冻机12,控制系统13,其中所述水箱上设有热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该热水进水口经过所述第三电控开关与所述冷却辊的输出端相通连接,该热水出水经过第四电控开关与冷冻机的输入端相通连接,该冷冻机的输出端经过第五电控开关与水箱的冷却水进水口相通连接,该冷却水出水口经过依次经过第六电控开关、第二传感器、控制系统与流延机的冷却辊的输入端相通连接,所述冷却塔的输出端经过第二电控开关与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后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冷却塔的输入端经过第一电控开关与冷却辊相连;且第一电控开关、第二电控开关、第三电控开关、第四电控开关、第五电控开关、第六电控开关上分别设有控制各连接管导通或截止的电控开关阀,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操作面板和主控制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流延机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为水流量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流延机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主控制器以控制启闭的方式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第二电控开关、第三电控开关、第四电控开关、第五电控开关、第六电控开关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流延机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水箱的冷却水出水口经过依次经过第六电控开关、第二传感器、控制系统与流延机的冷却辊的输入端相通连接,冷却塔的输出端经过第二电控开关与第一传感器连接后与控制系统相连,主控制器根据冷却过程中检测的水流量大小和温度,来调节各个电控开关,达到冷却效果的同时,更为节能,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操作面板,也可以手动调节整个冷却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流延机的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冷却辊;2-第一电控开关;3-冷却塔;4-第二电控开关;5-第三电控开关;6-水箱;7-第一传感器;8-第四电控开关;9-第五电控开关;10-第六电控开关;11-第二传感器;12-冷冻机;13-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华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华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0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气源温度限制的防爆正压柜
- 下一篇:环境供氧智能控制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