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肋钢筋抗疲劳试验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9929.1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薛欢;杜丽影;余立;彭文杰;邝兰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疲劳 试验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体的夹具,具体属于带肋钢筋抗疲劳试验用夹具。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房屋、桥梁等处受静载作用外,还承受风载、雪载等各类交变载荷的作用,所以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往往在低于材料许用应力的服役条件下发生疲劳破坏。因此,开展钢筋的疲劳性能测试很有必要。
目前,在进行的带肋钢筋疲劳试验中,所使用的夹持器将带肋钢筋夹持到疲劳试验机上时,所采用的V型夹块上的横向凸齿容易咬伤钢筋的肋表面,形成伤痕,且夹块咬合后与钢筋的肋表面接触,接触面积小,试验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诱发钢筋肋表面的伤痕的裂纹扩展。且在试验过程中一旦夹具内肋表面伤痕裂纹扩展至无法承载,试样将在夹具内断裂,而不是夹具外的被测试验段,导致测试结果无效。
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国内外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中国专利CN 87205634U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钢筋疲劳试验夹具”。其为内带锥度的金属套筒,将钢筋一端插入套筒,用圆台形铝块堵住金属套筒口径大的一端,将调好的强树脂胶灌入口径小的一端,固化后将金属套筒作为钢筋的夹持端夹持到疲劳试验机上试验。中国专利CN 203658129U“带肋钢筋疲劳试样端头加工硬化的锻打装置”,其提出通过对带肋钢筋试样端头锻打,采用变形强化的方法,提高夹持端的强度,保证夹持端强度高于被测端,使疲劳断裂发生在被测试端。
上述两个文献,虽能有效保证钢筋疲劳试验时断于非夹持区域,确保试验结果的有效性。但加装金属套筒的方法需调配带有金刚砂的树脂胶,还要保证树脂固化后强度高,否则钢筋与树脂粘接界面强度不够,加载后钢筋会从树脂中拔出,导致试验失效。锻打的方法对试样两夹持端变形程度控制要求严,锻打后试样两夹持端是否在一条轴线上无法保证,影响测试时的同轴度,而且要对钢筋试样多一道加工工序,增加了试验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有效保证钢筋疲劳试验时断于非夹持区域,又不伤及钢筋上的肋面,且夹持牢固的带肋钢筋抗疲劳试验用夹具。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带肋钢筋抗疲劳试验用夹具,其在于:其主要由U型固定座、U型固定座底部连接的螺纹连接杆、U型固定座每侧上端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的连接螺孔及定位通孔、连接螺孔内的螺栓、定位通孔内的螺栓、相对称置于每个固定板内侧的夹紧块、夹紧块上设置有与连接螺孔对应的连接通孔、在夹紧块背面与定位通孔对应设置的定位螺孔、夹紧块中心设置的半圆形槽,半圆形槽内设置的与钢筋上的肋相配合的肋槽组成。
其在于:在U型固定座的每一侧或每一固定板的下部连接有支撑凸台;支撑凸台距固定板顶端的高度为夹紧块的高度。
其在于:固定板的厚度比U型固定座的厚度大至少一倍。
其在于:定位通孔及定位螺孔均设在所在部件的中心位置并纵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既能有效保证钢筋疲劳试验时断于非夹持区域,又不伤及钢筋上的肋面,且夹持牢固,保证试验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固定板与U型固定座的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夹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U型固定座,2—螺纹连接杆,3—固定板,4—连接螺孔,5—定位通孔,6—锁紧螺栓,7—定位螺栓,8—夹紧块,9—连接通孔,10—定位螺孔,11—半圆形槽,12—肋槽,13—支撑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带肋钢筋抗疲劳试验用夹具,其主要由U型固定座1、U型固定座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杆2、U型固定座1每侧上端采用整体加工的固定板3、固定板3上加工的连接螺孔4及定位通孔5、连接螺孔4内的锁紧螺栓6、定位通孔5内的定位螺栓7、相对称置于每个固定板3内侧的夹紧块8、夹紧块8上加工有与连接螺孔4对应的连接通孔9、在夹紧块8背面与定位通孔5对应加工的定位螺孔10、夹紧块8中心设置的半圆形槽11,半圆形槽11内加工的与钢筋上的肋相配合的肋槽12组成。固定板3的厚度比U型固定座1的厚度厚不低于一倍即可。
在U型固定座1的每一侧或每一固定板3的下部采用整体加工有支撑凸台13;支撑凸台13距固定板3顶端的高度为夹紧块8的高度。
定位通孔5及定位螺孔10均设在所在部件的中心位置并纵向排列。
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9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膜耐温抗内应力性能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薄板点焊疲劳试验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