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型机主鼓驱动箱供气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9472.4 | 申请日: | 2015-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4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丽;徐宝信;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0 | 分类号: | B29D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机主 驱动 供气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成型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成型机主鼓驱动箱供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整个行业内对于成型机的成型供气方式均为采用多路(最多可达十路或以上)旋转密封的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10路旋转密封101,气泵对各路旋转密封101分别供气,通过主轴内多路深孔供到成型鼓上,完成对轮胎成型所需各种工艺动作。在气泵与各旋转密封101之间分别设置有电磁阀102,用于控制气路的通断,电磁阀102远离主轴103,放置在机箱内或气控柜内。
目前的供气装置由于主轴转速较快,旋转密封的使用寿命较短,易出现主轴发热和旋转密封漏气的现象。由于旋转密封路数较多,不仅对加工和装配要求高,而且一旦其中一个旋转密封漏气需要更换时,需要将供气装置整体拆解,对全部旋转密封进行更换或者进行局部更换,更换密封费时费力,若只有部分旋转密封损坏而需要对所有旋转密封进行更换的话,又进一步增大了设备成本,由于各旋转密封随机损坏,旋转密封的个数越多,损坏更换频率越高,越不利于提高工效以及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成型机主鼓驱动箱供气控制装置设置旋转密封路数较多,不便于安装和更换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成型机主鼓驱动箱供气控制装置,仅采用一路旋转密封,减少了旋转密封的使用数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成型机主鼓驱动箱供气控制装置,包括一端与成型机主鼓驱动箱连接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开有多个通过主轴内部气路与成型鼓连接的普通内孔以及一个气源内孔,所述气源内孔的外围设置有旋转密封,所述旋转密封与气源连接,所述各普通内孔分别对应连接有一电磁阀,所述各电磁阀的进气端与所述气源内孔通过气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各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的外表面,所述主轴外表面还套设有与所述各电磁阀电连接的导电滑环。
优选的,所述气源内孔开设在主轴上与所述成型机主鼓驱动箱相对应的另外一端部。
又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密封包括套装在所述主轴上、与所述主轴同步转动的旋转密封套,以及套装在所述旋转密封套外壁上的支撑套。
或者,所述主轴的外表面固设有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无线控制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分别与所述各电磁阀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接收装置为红外无线接收装置、蓝牙无线接收装置、NFC无线接收装置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主鼓驱动箱供气控制装置,只采用一路旋转密封替代了现有的多路旋转密封,降低了装置成本同时降低了加工和装配难度,只有一路旋转密封,损坏频率降低,减少了旋转密封更换频率,即便是当旋转密封漏气时需要更换旋转密封,一次仅需更换这一个旋转密封,减小了设备维护成本。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成型机主鼓驱动箱供气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成型机主鼓驱动箱供气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成型机主鼓驱动箱供气控制装置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中,201、成型机主鼓驱动箱;301、主轴;302、普通内孔;303、气源内孔;401、旋转密封;402、旋转密封套;403、支撑套;501、电磁阀;601、导电滑环;701、无线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9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智能榨油机两级压榨式榨油装置
- 下一篇:熔融浸渍模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