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节能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9268.2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6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世努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503;F21V29/77;F21V29/83;F21V29/67;F21V2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节能灯。
背景技术
LED节能照明将逐步替代传统照明光源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LED照明技术正向着成熟化、低成本化、普及化方向发展。节能灯由于其造型多变、规格多样化,可考虑将LED作为照明光源应用于其中制成LED节能灯。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62136A公开了一种LED节能灯泡,其包括U形透光管,U形透光管的一头套在LED器件一上、另一头套在LED器件二上,U形透光管固定在前罩上,前罩设在后盖的开口处,后盖的内腔成为LED节能灯泡的换气腔。这种LED节能灯泡具有如下缺陷:所有LED器件一和LED器件二产生的热量全部通过后盖内腔的空气热交换来散发。造成LED节能灯泡的热量过于集中,都集中在后盖部分,使得灯泡温度过高,容易引起LED光衰,使用寿命减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节能灯,该装置可以将LED发光元件所散发的热量集中传递给散热器,而后通过散热器和灯座进行热量的散发,避免热量集中而导致LED发光元件损坏,同时本装置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散热器温度过高时,控制电路板进行自动调整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避免过热而导致本装置损坏,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节能灯,包括灯座,及设置在所述灯座顶部的螺纹连接部,及设置在螺纹连接部顶部的接电端,在所述灯座的内部依此设置有电路板、散热器和底板,所述电路板、散热器和底板由上至下依此设置,所述散热器的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底板的底部环形设置有若干个LED发光元件,若干个所述LED发光元件与电路板之间并联,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LED发光元件,所述灯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灯罩,所述灯罩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与所述灯座螺纹连接,所述灯罩具有一个光滑的外表面,所述灯罩的外表面为球形,所述灯罩的内表面上均布有凸起的散光球,所述散光球与所述灯罩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灯罩为亚力克灯罩,所述LED发光元件内置纯金线连接线,纯金线连接线相比较传统合金线连接线而言使用寿命更为持久,同时提高LED发光元件的耐高温程度,接线端所连接的电路板采用软启动方式,当接线端接通电源时,电路板上的电流逐渐放大,LED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由弱变强,该方式可以避免强电流对LED发光元件的损坏,延长LED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避免瞬时的强光对用户眼部的伤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座采用纳米技术制作,在开灯过后,由于灯罩的内部的热量堆积,通过纳米技术支座的灯座可以进行较好的散热,便于热量的排出,利用工程塑料发泡技术和原理目的就是让电路板和LED发光元件与灯座之间可以进行空气自由对流,电路板的温度降低了,本装置的整体温度自然就下去了,该装置无需采用较为笨重的散热器,只需要很小的散热器就可以有很强大的散热能力,真正解决了目前世界上大功率LED照明的散热至今一直无法解决的瓶颈问题。
采用A+B10:1配制的防水硅胶,让整灯具有很好的防水功能,扩大了LED灯的应用范围及满足了户外使用的要求。
纯金线2835型号和纯金线3528型的LED发光元件,是用黄金做的内部连接线,可以耐高温到115度,普通的合金线只能承受65-70度,因此本装置中的LED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比合金线的寿命长五六倍。
纯金线2835型号和纯金线3528型的LED发光元件和软启动技术,功率因素达到0.988,同比现有市场同类产品只有0.35-0.60,使得在相同的功率情况下,LED发光元件的亮度提高35%、耗电量下降30%、所谓软启动技术就是:在1秒种内电流分3三档自低到高、自弱到强给LED发光元件供电避免了突然大电流高电压对LED发光元件的冲击而造成LED发光元件的伤害,有效的减少LED发光元件的光衰和提高了LED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
电路板采用铜基板和导热胶粘接的结构形式,导热系数高、散热能力更强。
内置纯金线的LED发光元件的极限温度至110℃(国产LED发光元件的极限温度为60-65℃);显色指数高于85(国产60-70);功率因数大于0.95;光衰每年小于1.32%,通过9V电压驱动(传统为3V);金线封装(传统是合金线含有铅汞等重金属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世努,未经吴世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9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铜粉的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锭浇铸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