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精密溶药注射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7329.1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旭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A61M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精密 注射针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按国内医疗器械分类属于6815注射穿刺器械。
背景技术目前,现有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在溶药和注射操作过程中,当针头穿刺溶药瓶的橡胶塞或从破开的安剖瓶中抽吸药液时,无法避免橡胶塞微粒和安剖瓶玻璃碎末微粒对药液的污染。1998年由袁淑敏申报的名称为“一次性使用侧孔溶药插瓶针”,专利号为ZL98249136.0的实用新型专利,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溶药操作过程中橡胶塞微粒污染的问题。但是,如何避免在给患者注射和给输液器加药时,橡胶塞微粒和安剖瓶玻璃碎末微粒在抽吸药液过程中污染药液的问题,却是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精密溶药注射针”,以解决在溶药、注射和加药过程中,橡胶塞微粒或安剖瓶碎玻璃微末对药液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精密溶药注射针”提供了两种型号。图一,是把溶药针套在外边的结构图,(1)无菌注射针针座;(2)配药用注射针针座;(3)无菌注射针针管;(4)配药用注射针针管;(5)药液过滤膜;(6)配药用注射针侧孔。图二,是把无菌注射针套在外边的结构图,(1)无菌注射针针座;(3)无菌注射针针管;(5)药液过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精密溶药注射针,主要由“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针”、“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和“药液过滤膜”构成。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它有两种型号,第一种型号是:一支装有“药液过滤膜”的“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针”,套在另一支“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的外边,结合成一体,安装在一支“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上。第二种型号是:一支装有“药液过滤膜”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套在另一支“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的外边,结合成一体,安装在一支“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上。使用时,两种型号可任选一种。每当给患者注射前或给输液器加药前,都必须首先进行溶药和抽吸药液的操作,此时,套在外边的“一次性配药用注射针”或“一次性无菌注射针”,通过“药液过滤膜”,就会把橡胶塞微粒或安剖瓶的碎微末过滤掉。溶药或抽吸药液操作完成后,将套在外边的、完成了药液过滤的“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针”或“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拔下,这时,注射器上只剩下一支“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和无污染的药液,由此即可完成给患者注射或输液加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注射和输液加药操作过程中的橡胶塞微粒和安剖瓶玻璃微末污染,同时,因为两只注射针内外结合共用一只注射器,从而更方便了操作,缩短了操作时间,并节约了成本。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下面,举出实例进一步说明:当患者需要注射或输液器需要加药时,护士首先备好装有药液的安剖瓶,把瓶从上部破开后,使用装有“一次性使用精密溶药注射针”的注射器,完成抽吸安剖瓶内药液的操作,然后,把套在外边的一支注射针从注射器上拔下,用仅剩一支无菌注射针的注射器,给患者实施注射,或者给输液器加药。如果需要溶药的是带有橡胶塞的小瓶,则首先用套在外边的注射针进行溶药、吸药,然后,将套在外边的注射针从注射器上拔下,用仅剩一支无菌注射针的注射器给输液器加药。“一次性使用精密溶药注射针”的两种型号,每次操作,可以随意使用一种,都能起到避免橡胶塞微粒或安剖瓶玻璃碎末微粒污染药液的作用,且只用一支注射器,节省了更换注射器的时间,节约了产品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旭,未经陈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7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