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掘兰花专用铲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5066.0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8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潭;陈江芳;徐晓峰;陈天军;顾可嘉;崔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磐安县兰蕙花木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D11/00 | 分类号: | A0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 兰花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挖掘兰花专用铲。
背景技术
野生兰花生长在高山树林通风透气,湿度大,环境好。而如果要将兰花移植到室内培养,那就需要进行采挖、移植和培育。下山兰就是指刚采挖下来用以人工栽培的兰花。为了将兰株挖下来,我们通常都采用锄头或普通的铲子,锄头或普通的铲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由于兰花根须较为发达而繁杂,那么在采挖下山兰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损坏;而根须一旦损坏以后,再培植的成活率和发苗率就相对较低,即使后续管理得当,兰株的复花率也会降低,其经济价值也就随之下降。而现有技术中却没有专用于挖掘下山兰的铲子,且有时候还需要配套的一些工具,也没有安放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挖掘兰花专用铲,通过结构简单的工具,实现准确而高效地采挖兰花的目的。并且在采挖过程中对兰株根须进行一定的保护,以提高兰株的移植成活率、发苗率和复花率。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掘兰花专用铲,包括带有手柄的基体,所述基体上通过活动关节固定有一个可转动的拨土铲,所述基体上还固定有一个根须固定柱,所述根须固定柱顶端安装有一个柔性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柔性固定块为一个梯形内嵌有多个吸盘的塑胶块。这样的结构不仅有一个压住兰株根须的保护作用,并且还能在转动拨土铲时不会导致相对位置出现变化。
优选的,所述拨土铲前端设有三角形的推片。这样的结构更有利于细节上的操作,而且便于将兰株的根须和泥土分离。
优选的,所述手柄为伸缩手柄,所述伸缩手柄末端设有一个把手。
优选的,所述基体上还固定有一个金属挂环。金属挂环用于挂接刷子等其他工具,便于组装携带。
由于采用了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专用于下山兰的移植采挖。通过根须固定柱来固定已经找到的根须,方便拨土铲进行挖掘。通过这样的结构减少挖掘的过程中对兰株根须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兰花专用铲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兰花专用铲,包括带有手柄2的基体1,所述基体1上通过活动关节3固定有一个可转动的拨土铲4,所述基体1上还固定有一个兰株根须固定柱5,所述根须固定柱5顶端安装有一个柔性固定块6。所述柔性固定块6为一个梯形内嵌有多个吸盘的塑胶块。所述拨土铲4前端设有三角形的推片。所述手柄2为伸缩手柄,所述伸缩手柄末端设有一个把手7。所述基体1上还固定有一个金属挂环8。
当在山上发现兰花时,先在兰株主枝边上通过根须固定柱5支撑住整个挖掘兰花专用铲,然后打开拨土铲4,转动手柄2通过拨土铲4前端三角形的推片划出挖掘的一个范围。然后伸长手柄2进行浅层挖掘,直到挖出第一根根须。此时通过柔性固定块6压住已经发现的根须,再通过活动的拨土铲4进行精细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挂接在金属挂环8上的刷子拨开浮土,这样就不容易损坏兰株的根须。
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试验,下山兰的根须损坏率可从接近30%降低到5%以下;而且在上山时可利用金属挂环8固定并携带不同的工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类似的工具上,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磐安县兰蕙花木专业合作社,未经磐安县兰蕙花木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5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存草腔的草坪用修整机
- 下一篇:一种施肥覆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