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间断电源机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3130.1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盛恒华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间断电源 机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间断电源机柜,具体涉及一种不间断电源机柜内部结构组成。
背景技术
基于现有技术设计的不间断电源机柜内部空间利用率低、体积大、存在寿命限制以及易损的元件(如电容、控制电路板、风扇、功率模块等)可维护性差,内部功率电缆和信号电缆布线凌乱、控制电路板以及承担高电压的元件多位于风道之中容易受积尘的影响导致短路、拉弧、元件腐蚀等故障概率增加,这些缺点使得目前不间断电源机柜的体积庞大、可靠性以及可维护性差,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通过优化机柜内部元件的结构布局来实现不间断电源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及可维护性的不间断电源机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间断电源机柜,包括构成机柜主体的框架、门板、内部结构件、模块以及元件,所述机柜的内部空间由隔板分隔成多个用于安装模块、元件和控制电路板的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前下部元件腔、前中部元件腔、中上部元件腔、顶部元件腔以及与所述前下部元件腔、前中部元件腔前后并排设置的后下部元件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布线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下部元件腔、后下部元件腔以及中上部元件腔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功率元件和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母排;所述后下部元件腔和中上部元件腔设有独立的散热风道并配设有独立的风扇实现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下部元件腔设置有不间断电源主路输入开关、旁路输入开关、输出开关、电池开关、电池熔断器及其安装固定件、用户接线端子座、防雷组件、输入电磁兼容电路板和输出电磁兼容电路板;所述前下部元件腔还设有维修旁路开关且所述维修旁路开关通过导轨安装在所述隔板正面;所述维修旁路开关上设置有维修旁路开关锁,所述维修旁路开关锁在不间断电源正常运行时指向并顶住所述维修旁路开关的操作手柄,可以有效防止人员误操作所述维修旁路开关引起的不间断电源停电事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布线的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隔板的背面安装有防雷组件、输入电磁兼容电路板和输出电磁兼容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下部元件腔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引导分离用户接入的交流输入电缆、电池输入电缆和交流输出电缆的用户分线板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用户分线板的用户进线板;所述用户进线板开设有一个进线孔,所述用户分线板开设有至少两个进线孔,所述进线孔安装有护线套。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中部元件腔设置输出滤波电容、电池接触器以及并机控制电路板以及用于安装输出滤波电容、电池接触器以及并机控制电路板的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上设置有用于对并机控制电路板形成电磁屏蔽的金属保护罩。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后下部元件腔包括整流电抗器和输出变压器,所述整流电抗器分别与主路输入开关以及整流晶闸管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出变压器分别与逆变IGBT模块、逆变输出晶闸管功率模块以及输出滤波电容电连接;所述后下部元件腔与中上部元件腔以及前下部元件腔之间均有隔板;所述后下部元件腔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组,所述后下部元件腔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扇组,并且其中一组风扇组为吸风形式,另一组风扇组为进风形式,从而在所述后下部元件腔内形成强制散热气流进行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后下部元件腔与前下部元件腔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后下部元件腔散热的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上部元件腔设置有整流晶闸管功率模块、静态 开关晶闸管功率模块、逆变IGBT功率模块、直流母线电容、电流检测电路板、驱动电路板和吸收电路板以及固定在框架上的U型导轨槽,所述整流晶闸管功率模块、静态开关晶闸管功率模块和逆变IGBT功率模块安装在第二托盘,该第二托盘固定于所述U型导轨槽内;
所述整流晶闸管功率模块通过母排以及电缆分别与整流电抗器以及直流母线电容电连接;所述静态开关晶闸管功率模块通过母排以及电缆分别与输出变压器、旁路输入开关、系统输出开关电连接;压装在逆变IGBT功率模块上的IGBT吸收电路板与直流母线电容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盛恒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盛恒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3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急速充电移动电源
- 下一篇:电梯电能回馈节能系统以及电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