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筒状塑件脱模顶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1937.1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4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生;曹文成;耿卫兵;尹忠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建得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76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王纪营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筒状塑件 脱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筒状塑件脱模顶出装置,尤其是可用在塑件顶出时模芯距离模腔长度不足产品长度,直接顶出后无法取出产品的塑胶模具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具注塑生产时,选择吨位合适的注塑机,通用型螺杆溶胶量正常不会超过产品整个重量的10-15倍,而且正常生产透明件时要求更高,不可超过产品总胶量的5-6倍,因为过长的预塑时间会改变材料的成分,特别是透明件的颜色品质,而筒状产品的特点就是产品胶量不多,但模具高度及顶出长度却需要很长,本产品为直径100mm,长度320mm,壁厚1.5mm的筒状包装盒,材料指定的是透明PS,如果按照正常选择,通用型注塑机开模行程要选择700mm以上的注塑机,那就要选择470吨以上的注塑机,客户指定穴数为一个,那就意味着产品总胶量不会超过100g,而螺杆预塑量可以达到1500g,生产成本及品质将无法控制,急需一种可以完成产品注塑和顶出取件的全过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模具移动装置,使得注塑产品完成后,后模移至没有前模的位置,然后完成顶出,取件,复位,最后合模,以克服小吨位机床顶出行程短,大吨位机床能耗大,品质难保障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长筒状塑件脱模顶出装置,包括油缸、导轨一、后模、轨道二、前模,光电感应固定架和系统控制器,所述油缸一端与导轨一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轨一移动方向与油缸行程方向一致;所述后模滑动设置于导轨二上;所述轨道二滑动设置于导轨一上,并与轨道一垂直设置,并与油缸推杆连接;所述前模与后模配合设置;所述光电感应固定架固定设置于导轨一上,并设置于前模上部,光电感应固定架末端设置有光电感应控制器;所述光电感应控制器与系统控制器连接。
所述导轨一底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内侧设置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系统控制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克服了小吨位机床顶出行程短,大吨位机床能耗大,品质难保障的缺陷,同时利用系统控制器对操作过程进行同样机械化处于,减少人员的操作强度,加快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筒状塑件脱模顶出装置俯视图。
其中:1、油缸;2、导轨一;3、后模;4、导轨二;5、前模;6、光电感应固定架;7、光电感应控制器;、8、限位块;9、行程开关;1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筒状塑件脱模顶出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油缸1的推杆端与导轨一2的一端固定连接,导轨一的滑动方向与油缸推杆的推动方向一致,导轨一上滑动设置导轨二4,导轨二与导轨一垂直设置,导轨二上滑动设置后模3,油缸的推杆与导轨二连接,在导轨一的另外一端底部设有限位块8,限位块内侧设置有后模行程开关9,前模5和后模配合设置,且后模设置于导轨一的低端,光电感应固定架6与导轨一垂直固定,与导轨二平行设置,并设置于前模的上部,光电感应控制器7设置于光电感应固定架的末端,光电感应控制器与系统控制器连接,后模行程开关与系统控制器连接。
工作状态时,前模和后模塑膜成功后,系统控制器给予后模脱模信号,后模附带产品10沿导轨二退出前模,产品完全退出后,后模触碰到限位块停止,并触碰内侧的行程开关9,行程开关给予系统控制器后模到位信号,系统控制器给予油缸启动信号,油缸拉动导轨二上的后模和产品向上移动,移动到光电感应固定架处,产品阻挡光电感应控制器处的光线,光电开光控制器给予系统控制器停止油缸工作信号,进行产品脱模工序,产品脱模后,光电感应控制器处无产品阻挡恢复感光,光电感应控制器给予系统控制器启动气缸工作信号,油缸程序启动,油缸推杆推动后模向下,使得后模到达导轨低端限位块处,后模再次触碰行程开关,行程开关给予系统控制器停止油缸工作信号,并给与后模进入前模的复位合模信号,在次进行注塑,完成下一产品制作,依次循环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建得模塑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建得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1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