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的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1364.2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3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鹏;高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润泽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1/04 | 分类号: | F15B21/04;B65F1/14;B65F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1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垃圾 压缩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压缩箱结构领域,尤其涉及其中的散热系统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明显加快,国家及地方的环保政策不断出台,促进了垃圾收集处理技术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因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种结构形式的垃圾压缩箱,具有代表性的如国家局于2011年11月30日公告的一份名为“一种可移动垃圾压缩箱”、申请号为“201120081229.4”的中国专利文献,该案中提出了一种防止二次泄漏的垃圾压缩箱。
然而,人们在使用时发现,由于此类垃圾压缩箱中各处均以液压油作为动力源,因此一旦液压油的温度过高,将对垃圾压缩箱整体的使用效果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各液压件的性能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使用后可对液压油进行高效冷却,进而确保各液压件的性能稳定性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的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垃圾压缩箱包括动力单元和液压动力系统,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油箱和若干液压件,通过液压动力系统对各个液压件的进、出液压油量的调控以驱动各个液压件进行动作;
所述散热系统包括箱体、过流管、支撑板一、支撑板二、若干进气风机和若干出气风机,所述过流管自上而下呈S形迂回的设置在箱体内、且过流管分为若干相互平行的直管和若干用于连通相邻直管的半圆管;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均套接在若干直管上、且二者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箱体内,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进气风机和出气风机分设在所述箱体的两侧、且均与箱体内连通;
所述油箱包括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过流管串接在所述进油管中。
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平行设置。
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呈45-90°夹角。
所述进气风机与箱体之间设有滤网。
若干所述液压件上均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使的进入油箱前的液压油先流入散热系统中进行散热,再在冷却后流回油箱,从而有效避免了液压油出现温度过高等现象。其散热过程具体为:液压油的温度将利用金属作为热传递载体,先以极快的速度将温度扩散至支撑板一、二上;此后,高温的支撑板一、二将与高速流过的气流进行快速的热交换,从而使得液压油以先热传递再热交换的方式进行高效的散热,进而有效的确保了各液压件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稳定性。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及散热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垃圾压缩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系统的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是动力单元,10是进油管,2是散热系统,20是通风孔,21是箱体,22是过流管,221是直管,222是半圆管,23是支撑板一,24是支撑板二,25是进气风机,26是出气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所述垃圾压缩箱包括动力单元1和液压动力系统,所述动力单元1包括油箱和若干液压件,通过液压动力系统对各个液压件的进、出液压油量的调控以驱动各个液压件进行动作;
所述散热系统2包括箱体21、过流管22、支撑板一23、支撑板二24、若干进气风机25和若干出气风机26,所述过流管22自上而下呈S形迂回的设置在箱体21内、且过流管22分为若干相互平行的直管221和若干用于连通相邻直管的半圆管222;所述支撑板一23和支撑板二24均套接在若干直管221上、且二者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箱体21内,所述支撑板一23和支撑板二24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20;所述进气风机25和出气风机26分设在所述箱体21的两侧、且均与箱体21内连通;本案中过流管、支撑板一、支撑板二均采用热导率较高的铜制成,并在其中利用支撑板一、二在作支撑作用的同时,兼做散热作用;
所述油箱包括进油管10和出油管,所述过流管21串接在所述进油管10中。
所述支撑板一23和支撑板二24平行设置。此时,箱体中将具有较高的气流通过速率,从而较好的与支撑板一、二以及过流管进行更为快速的热交换。
所述支撑板一23和支撑板二24呈45-90°夹角。此时,由于支撑板一、二上的通风孔朝向不同,因而将在支撑板一、二之间形成旋流,从而使得气流与支撑板一、支撑板二以及过流管之间的热交换更为充分。
所述进气风机25与箱体21之间设有滤网。从而大幅降低灰尘的吸入量,并进一步提升气流的流速,从而提升后续的散热效果。
若干所述液压件上均连接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动力单元中各液压件中液压油的温度,对液压风冷散热器(即散热系统)进行智能化开与闭,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保护液压件性能的稳定有良好的效果。风冷散热器的智能化开与闭;采用对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取值,和程序的编写与控制,来控制散热器的开、关条件,从而实现智能化,提高产品能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润泽液压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润泽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1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身检具的塑料件卡扣固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二级流量优先阀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