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纽扣式药丸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7370.0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1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幸;王晓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1/03 | 分类号: | A61J1/03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纽扣 药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属弹式机械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纽扣式药丸。
背景技术
公知,根据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其中很大一部人死亡的原因是因为常用的治疗药物都装在密封瓶里,当病人发病时几乎没有力气去完成拧开药瓶服药的动作,尤其是当老年人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时候。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得突发性疾病患者在发病时能够自救的装置,以取代现有的盛放突发性疾病治疗药物的密封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突发性疾病患者发病时无法自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纽扣式的药丸装置,来达到病人发病时能够轻易地服药,拯救生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纽扣式药丸,包括纽扣本体(1)和位于纽扣上方的装有药物的封闭的壳体(2),所述纽扣本体(1)的横向方向设置有环形凹槽(11),所述壳体(2)为球冠状,壳体(2)的纵切面为弧形,壳体(2)的边缘向内水平延伸形成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凸台(21),所述纽扣本体(1)通过环形凹槽和壳体(2)连接。
所述壳体(2)的材料为水溶性胶囊材料。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在市面上的突发性疾病的药丸的重新设计,将药丸设计成纽扣的形状,出于对常见的治疗心绞痛等突发性疾病的药物须密封的考虑,救命药丸是密封在水溶性的胶囊内的。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纽扣上的凹槽将壳体下部的凸台卡住,壳体包住纽扣,使装有药物的壳体附着在衣领的纽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而且应用的对象广泛,在较少的成本下实现了对突发性疾病患者服药这一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纽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纽扣本体,2壳体,11环形凹槽,2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纽扣式药丸,包括纽扣本体(1)和位于纽扣上方的装有药物的封闭的壳体(2),所述纽扣本体(1)的横向方向设置有环形凹槽(11),所述壳体(2)为球冠状,壳体(2)的纵切面为弧形,壳体(2)的边缘向内水平延伸形成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凸台(21),所述纽扣本体(1)通过环形凹槽和壳体(2)连接。
所述壳体(2)的材料为水溶性胶囊材料。
药物的封闭的壳体是由水溶性的胶囊材料制成,其内部填充治疗突发性疾病的常用药物,由于胶囊材料具备一定的弹性,把这种装有药物的封闭的壳体,扣在纽扣本体上,在纽扣本体上的凹槽的作用下将壳体紧固纽扣本体上,即得到纽扣式药丸,然后将此纽扣式药丸固定在衣领处,当突发性疾病患者发病时就可以直接用嘴将药丸咬下服用,服用后,可以另取一颗装有药物的壳体重新安装,以备不时之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7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内胆可更换式炒药机
- 下一篇:便携式针灸储放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