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材换热器胀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6948.0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5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维 |
主分类号: | F28F9/04 | 分类号: | F28F9/04;F28F11/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李向丹 |
地址: | 830019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胀接结构,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的特材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特材换热器一般用于强腐蚀场合,其管程介质为腐蚀性流体,故管程用耐腐蚀性强的材料;而壳程介质通常为换热流体,壳程多采用普通不锈钢甚至碳钢。如果发生换热管与管板接头泄漏,管程介质流进壳程,不但污染生产物料,更会腐蚀壳体及与其相关联的设备,造成生产事故。因此,需要严格保证特材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质量。保证特材换热管与管板的可靠连接存在以下难点:1.特材换热管与管板材质存在较大的线胀系数差,锆的线胀系数仅约为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1/2,铜和奥氏体钢的1/3,因此温度升高时会造成接头抗拉脱强度直线下降;2.特材具有屈强比和回弹性大等性能;3.特材的冷作硬化倾向和对缺口的敏感性强;4.锆、钛等特材均具有间隙腐蚀的倾向。以上难点使得普通材质的换热器胀接结构不适用于特材换热器,因此,需要提出适用于特材换热器的胀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特材换热器的胀接结构,以保证特材换热管与管板接头的抗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特材换热器胀接结构,包括管板本体,所述管板本体上开设有供换热管插入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沿轴向绕通孔内壁一周依次开有间隔排布的两个胀接槽及一组若干连续排列的密封槽,所述胀接槽临近管板管程侧,所述密封槽靠近管板壳程侧;所述胀接槽为矩形槽,槽宽为8mm,槽深为0.5mm,胀接槽距管程侧管板表面的间距为12mm,相邻胀接槽的槽间距为10mm;所述密封槽为V形槽,槽尖角的角度为90°,槽深为0.5mm。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胀接结构采用胀接槽与密封槽相结合,提高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抗拉脱强度及密封性能,尤其适合于特材换热器。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特材换热器胀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特材换热器胀接结构与换热管胀接的工作原理图。
图例:1.通孔,2.胀接槽一,3.管板本体,4.胀接槽二,5.密封槽,6.换热管,7.胀杆芯棒,8.高压液体,9.橡胶袋,A.管程侧,B.壳程侧。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特材换热器胀接结构,包括管板本体3,管板本体3上开设有供换热管6插入的通孔1,通孔1内壁上沿轴向绕通孔1内壁一周依次开有间隔排布的两个胀接槽2、4及一组若干连续排列的密封槽5,胀接槽2、4临近管板管程侧A,密封槽5靠近管板壳程侧B;胀接槽2、4为矩形槽,槽宽为8mm,槽深为0.5mm,胀接槽一2距管程侧A管板3表面的间距为12mm,相邻胀接槽2、4的槽间距为10mm;密封槽5为V形槽,槽尖角的角度为90°,槽深为0.5mm。
特材换热器胀接结构与换热管胀接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具体方法是:高压液体8通过胀杆芯棒7中心孔将胀接压力均匀的施加在橡胶袋9上,橡胶袋9挤压换热管6致使换热管6发生塑性变形,而此时管板本体3仍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胀接压力卸载后,换热管6与管板本体3形成过盈配合,依靠两者间的残余应力达到紧密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维,未经杨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6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塔立柱防水密封件
- 下一篇:一种管道式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