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料器的放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6455.7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谢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友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器 放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器的放置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生产加工领域没有专门的上料器放置架。只能将上料器放置于普通的载物架上,而且只能放置一层,这样在运转时,效率太低,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现有的普通载物架上没有专门用于放置上料器的载物板,这样就导致上料器放置于简单结构的架子上,容易掉落,造成损伤。而如果放于保护周密的周转车内,又会产生大材小用的感觉。
因此,需要针对上料器的结构特点,设计一种专业的结构简单的放置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上料器的放置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可提高周转效率,有效保护上料器,提高合格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料器的放置架,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载物板和设于机架底部四个角上的万向轮,所述载物板上设有两排用于载物的通孔,所述载物板包括载物板二和载物板三;所述机架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倒U形框架,所述倒U形框架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侧杆一、侧杆二和侧杆三;左右两个侧杆一上设有加强杆,左右两个侧杆二上设有载物板二,左右两个侧杆三上设有载物板三;两个倒U形框架的一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
优选的,所述载物板上设有倒V形支架,所述倒V形支架设于同一排的两个通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载物板上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沉孔或锪孔。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静电金属接地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不产生静电,可有效保护产品,提升产品品质。上下两层载物板,可显著提高放置的效率,有效利用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上料器的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上料器的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公开的一种上料器的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的部件名称:
1.万向轮 2.通孔 3.载物板二 4.载物板三 5.倒U形框架 6.加强杆 71.倒V形支架 72.卡槽 8.静电金属接地链 51.侧杆一 52.侧杆二 53.侧杆三 511.连杆一 522.连杆二 533.连杆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上料器的放置架,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载物板和设于机架底部四个角上的万向轮1,载物板上设有两排用于载物的通孔2,载物板包括载物板二3和载物板三4;机架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倒U形框架5,倒U形框架5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侧杆一51、侧杆二52和侧杆三53;左右两个侧杆一51上设有加强杆6,左右两个侧杆二52上设有载物板二3,左右两个侧杆三53上设有载物板三4;两个倒U形框架5的一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连杆一511、连杆二522和连杆三533,另一侧不设置任何杆状部件,这样可以方便装卸,使用方便。
载物板二和载物板三上设有倒V形支架71,倒V形支架71设于同一排的两个相邻的通孔2之间。
机架上设有静电金属接地链8,用于释放静电,防止静电的集中对产品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高度为830mm,宽度为680mm,长度为1150mm。
侧杆三与倒U形框架5上的顶杆之间的间距为便于推动该设备。一体化的倒U形框架使整体的稳定度良好。且载物板二和载物板三需要错开设置,不能重合。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友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友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6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架纵梁总成及汽车
- 下一篇:医用设备周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