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香榧剥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5660.1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0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易官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N7/00 | 分类号: | A23N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香榧 剥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香榧剥皮机。
背景技术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外包绿色肉质果皮、果皮内有坚壳,壳内有可食的果仁。香榧仁营养丰富,含油率高达55%-62%,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9%;蛋白质含量为12%-16%,具有17种氨基酸和19种矿物元素,果仁风味独特,为干果中的珍品。香榧果子的种皮约占果子总重量的50%-60%,内含有一定疗效的药用成分,传统的去皮工艺是用堆捂霉烂法自然脱皮,种皮不但未被利用,还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这种堆捂霉烂法易造成果仁霉变,影响果仁品质。也有稍加堆捂后再用手工剥离法去皮的,工效低、费时费力。现有技术中,针对香榧剥皮机技术得到一定的发展,利用剥片机将香榧去皮,并将剥掉的皮渣进行回收利用。例如CN101779822公开了浙江大学的“香榧剥皮机”专利技术,采用上下磨盘的研磨进行剥皮,调节上下磨盘的间距是剥皮成功与否的关键,间距大了,小型果子无法去皮,去皮率低;间距小了,伤及大型果子的坚壳,破损率高,很难调节出一个兼顾大中小果型的间距。CN201878727公开了何乐民先生的“滚筒式手摇香榧剥皮机”,适于单家独户的小型作业应用,且工效率低。
由此可见,能否发明出一种新型的香榧剥皮机,具有取出果皮彻底、操作简单、效率高的优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香榧剥皮机果皮清除不彻底、香榧果子破损率高、操作复杂、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香榧剥皮机。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新型香榧剥皮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驱动机构和切剥机构,机架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出料斗、接渣盘,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送皮带,所述切剥机构包括转轴和同转轴固定连接的滚筒、设置在所述进料斗下口处焊接在所述转轴上的螺旋片,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滚筒内,所述转轴两端经一对轴承固定在机架的轴承座上,所述转轴通过所述传送皮带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滚筒的内表面设置有锥形齿刀,所述锥形齿刀沿所述滚筒的内表面同所述滚筒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螺旋排列设置。
所述滚筒上平行设置有漏渣缝,所述漏渣缝数量为3~5个。
所述漏渣缝的宽度小于待去皮的香榧的横向平均最小果径。
所述滚筒外设置有罩盖,所述罩盖同所述机架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香榧剥皮机,无论香榧个头大小均能完全脱去果皮而不伤及内果,保证香榧内果的完整,工作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香榧剥皮机,操作简单,在滚筒内设计有同所述滚筒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螺旋排列,进一步增加了剥皮效率,和剥皮完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香榧剥皮机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旋片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横向截面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纵向截面图。
图示:1-机架、2-驱动机构、21-电机、22-传送皮带、3-切剥机构、31-转轴、311-螺旋片、32-滚筒、321-锥形齿刀、322-漏渣缝、4-进料斗、5-出料斗、6-接渣盘、7-罩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5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