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采用粉末煤为原料生产低中温兰炭或半焦的焦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5460.6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9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日;孙云;姜英;王楠;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胜日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采用 粉末 原料 生产 低中温兰炭 焦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炼制兰炭(半焦)行业的内热式焦炉及相似的焦炉,尤其涉及一种可采用20mm以下粉末煤为原料生产低、中温兰炭(半焦)的焦炉。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国内利用低阶煤生产兰炭(半焦)已逐渐成为新的行业,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至目前为止,国内利用长焰煤、不粘煤、褐煤等生产兰炭基本上都是采用内热式焦炉生产工艺:即煤从炉顶装入炉内,经过8~10小时左右的低、中温干馏成兰炭(半焦)后,由炉底将成熟的兰炭直接落入炉底下的水封中经水浸泡熄焦,再由刮焦设备刮出经煤气火烘干后得到兰炭(半焦)产品。采用内燃式直立型焦炉生产兰炭,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一次性投资少、工艺简单、易操作、易管理,但存在诸多方面的缺陷,限制其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对煤的粒度有很严格的要求,即原料煤的块度要求在30~80mm,有的可以达到20~50mm。但20mm以下的粉末煤还不能用于炼制兰炭。
据目前统计为止,所开采出的低阶煤只有不到70%能用于兰炭(半焦)生产,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因此,寻求能够用20mm以下粉末煤生产兰炭(半焦)的方法,对于提高低阶煤生产兰炭行业的技术水平,扩大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都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采用粉末煤为原料生产低中温兰炭或半焦的焦炉,采用双联物料分流装置使粉末煤料在炉内均匀分布,并通过在焦炉煤气喷嘴处设加长导管使粉末煤在炉内充分燃烧,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烧焦企业的20mm以下的粉末煤不能用于炼制兰炭(半焦)的难题,实现能源充分利用,并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采用粉末煤为原料生产低中温兰炭或半焦的焦炉,包括由炉顶、燃烧室、炭化室、斜道区、蓄热室、烟道组成的焦炉,所述焦炉的中部和上部设置有双联物料分流装置,由总集合道、物料分流板和连通管组成,总集合道至少为2层,通过多个连通管连通,总集合道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物料分流板,总集合道上部通过管道与炉顶煤气集气管连通。
所述焦炉的煤气喷嘴处设加长导管。
所述总集合道沿焦炉纵向通长设置,两端固定在炉墙上或采用悬挂装置悬挂在炉内。
所述总集合道下层设置在距水平火道顶部2~3m处,两层总集合道之间的间距为2~4m。
所述总集合道具有倒V形结构,两边设或不设直段。
所述物料分流板具有倒V形结构,两边设或不设直段,其与总集合道采用贯通式连接。
所述加长导管沿高度方向自低向高逐个加长,上层加长导管比下层加长导管长40~6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双联物料分流装置使粉末煤料在炉内均匀分布,并通过在焦炉煤气喷嘴处设加长导管使粉末煤在炉内充分燃烧,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烧焦企业的20mm以下的粉末煤不能用于炼制兰炭(半焦)的难题,实现能源充分利用,并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中:1.焦炉炉墙 2.锥角干馏炭化室 3.水平火道 4.加长导管 5.物料分流板6.连通管 7.总集合道 8.拉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采用粉末煤为原料生产低中温兰炭或半焦的焦炉,包括由炉顶、燃烧室、炭化室、斜道区、蓄热室、烟道组成的焦炉,所述焦炉的中部和上部设置有双联物料分流装置,由总集合道7、物料分流板5和连通管6组成,总集合道7至少为2层,通过多个连通管6连通,总集合道7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物料分流板5,总集合道7上部通过管道与炉顶煤气集气管连通。
所述焦炉的煤气喷嘴处设加长导管4。
所述总集合道7沿焦炉纵向通长设置,两端固定在炉墙1上或采用悬挂装置悬挂在炉内。
所述总集合道7下层设置在距水平火道3顶部2~3m处,两层总集合道7之间的间距为2~4m。
所述总集合道7具有倒V形结构,两边设或不设直段。
所述物料分流板5具有倒V形结构,两边设或不设直段,其与总集合道7采用贯通式连接。
所述加长导管4沿高度方向自低向高逐个加长,上层加长导管4比下层加长导管4长40~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胜日,未经李胜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5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辐射热解管及粉煤热解回转炉
- 下一篇:一种生产兰炭的全循环低温干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