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阀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4525.5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5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清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阀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更为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感应电动机机构的排水阀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采用了磁感应的离合机构来连接或切断从电动机向被驱动体传递驱动力的齿轮电动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6093号公报
磁感应旋转体13的非磁性导电环13b以及背轭环13c、磁感应磁铁112等构成专利文献1的感应电动机机构的这些部件的轴向长度和配置位置一般被设计成这些部件的轴向磁中心在径向上一致。
但是,这些部件的磁中心会因制造时和组装时的累计公差而不一定总是与计算的情况一致,尤其在磁感应旋转体13的磁中心从专利文献1中的图3(以下称作“同图”)来看处于比磁感应磁铁112的磁中心靠下侧的情况下,因在磁感应旋转体13与磁感应磁铁112之间作用有使磁中心在径向上保持一致的力,而可能导致磁感应旋转体13成为稍微朝向同图上方浮动的状态的问题。
由于磁感应旋转体13从原来的位置浮动到同图上方,因此磁感应旋转体13与旋转支承部11a的滑动接触面积变小,磁感应旋转体13在旋转时的振动增大。当磁感应旋转体13的振动增大时,会存在磁感应旋转体13因磁感应旋转体13与磁感应磁铁112之间的气隙变狭小的部位的位置和磁感应磁铁112的磁化量比其他部分大的部分的位置等的多重原因而被吸引到特定的方向且以倾斜的状态进行旋转的情况,从而会导致磁感应旋转体13与旋转支承部11a的滑动面产生偏磨损的问题。
当旋转支承部11a产生偏磨损时,会对磁感应旋转体13的旋转产生阻力,且所述旋转负荷通过制动小齿轮13a还被传递到扇形齿轮28。当旋转负荷变得比扇形齿轮28的复位弹簧27的作用力大时,即使断开向定子15供电,扇形齿轮28也无法返回到原位置,其结果是,可能导致柄部30无法从旋转后的位置返回到原位置的不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所述排水阀驱动装置在即使构成感应电动机机构的部件的磁中心产生少许误差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感应体的轴向位置偏离,进而抑制了感应体在旋转时的振动,从而能够防止装置寿命因感应体的轴承部的偏磨损而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阀驱动装置具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沿一方向旋转;以及第一传动组,所述第一传动组为将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作为被驱动体的排水阀的齿轮组,所述电动机具有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轮毂部,所述转子轮毂部被固定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转子主体部,所述转子主体部呈圆筒状,且所述转子主体部通过使所述转子主体部的轴向的一个端部固定于所述转子轮毂部而与所述转子轮毂部一体旋转且在所述转子主体部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开口部,在所述转子主体部的内周面沿着周向固定有永磁铁,在所述永磁体的内周侧配置有感应旋转体,所述感应旋转体包括:感应体轴部,所述感应体轴部被所述转子轮毂部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感应环部,所述感应环部通过固定于所述感应体轴部而与所述感应体轴部一体旋转,所述感应环部具有:感应体,所述感应体呈圆筒状且由非磁性导体构成;以及被吸引部,所述被吸引部由强磁性体构成,所述感应环部的所述被吸引部配置成所述感应旋转体的轴向的磁中心位于比所述永磁铁的轴向的磁中心靠所述开口部侧的位置。
由于通过将感应旋转体的轴向的磁中心预先设计成比永磁铁的轴向的磁中心靠开口部侧配置,即使在磁中心因累计公差而产生误差的情况下,感应旋转体也会被朝向开口部侧的相反一侧牵引,因此能够防止感应旋转体产生朝向开口部侧浮动的现象,进而抑制感应旋转体在旋转时振动,从而能够防止装置寿命因感应旋转体的轴承部的偏磨损而降低。
在所述被吸引部为固定于所述感应体的内周侧的圆筒状的背轭部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背轭部的轴向中心设置在比所述永磁铁的轴向中心靠所述开口部侧的位置,从而能够将所述感应旋转体的轴向磁中心配置在比永磁铁的轴向磁中心靠开口部侧的位置。并且,穿过感应体的磁力线通过感应体被永磁铁和背轭部夹持而增强,随着永磁铁转动而旋转的感应旋转体的旋转转矩增大。
并且,优选所述感应体轴部通过所述感应体轴部的内周面的轴向的一部分与所述转子轮毂部滑动接触而被所述转子轮毂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4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