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流体泡沫脱硫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4241.6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9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孙迎涛;马珊;刁振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迎涛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B01D4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4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泡沫 脱硫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流体泡沫脱硫除尘器,属于烟气净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烟气净化设备尤其是烟气脱硫设备,通常包括一个烟气通道,在烟气通过通道时向通道内喷水或从底部成泡,其净化成分比如用于脱硫的氢氧化物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达到净化目的。但这种设备存在的问题是,所喷洒的溶液呈液滴状,与烟气接触面积有限,同时由于液滴下落速度快,不能保证与烟气反应时间,反应和吸收不够充分;底部成泡的泡沫除尘器,也无法保证烟气在泡沫内的保留时间,所以,净化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式流体泡沫脱硫除尘器,使烟气在净化装置中的滞留时间可控,使污染物与净化液充分接触及反应,提高净化效果,同时满足破泡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流体泡沫脱硫除尘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发泡单元、气液反应器及破泡单元,发泡单元包括入口管道、密封罩及起泡板,起泡板设置在密封罩内,起泡板上方设有喷淋头;气液反应器呈一圆筒状,以便布水均匀,其内部布满两端开口的直列管,直列管上端与起泡板配合,直列管下端与破泡单元相通。
通过将气液反应器设置为圆筒状,以方便净化液在圆筒内的均匀分布,并在其内设置直列管,当烟气通过起泡板气泡后,形成流体泡沫,充满直列管后下行。合理设置直列管的长度和调节风速,可以保证气泡的停留时间,使形成气泡的净化液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充分接触及反应,达到净化的目的。通过合理的设置直列管的直径,以方便流体泡沫充满直列管体,使得废气全部被包裹在气泡内。通过调节净化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实现泡沫的快速形成和消除。
所述的密封罩为一锥形罩,其上端与入口管道相通,其下端与气液反应器密封连接。
所述的起泡板为一筛板,其上密布筛孔。
所述的破泡单元包括相互连通的一级破泡箱与二级破泡箱,一级破泡箱设置在气液反应器下方并与直列管相通,二级破泡箱上部设有出口管道,出口管道上设有风机,通过设置两级破泡箱,当气泡出来时,先经一级破泡箱破开大量气泡,由于气泡在破泡箱内快速移动,通过二级破泡箱延长破泡时间及破泡距离,保证破泡效果。
所述的二级破泡箱腔体大于一级破泡箱腔体。
所述的一级破泡箱一侧设有回流管路,回流管路连接喷淋头的进水管路,回流管路上设有抽水泵,破泡后的液体通过回流管路回流至进水管路,循环利用。
所述的直列管为多边形管或圆形管,优选圆形管。
工作过程:
工作时,烟气经入口管道进入,经密封罩进入起泡板,喷淋头喷洒净化液,烟气经过起泡板时,自动生成气泡。气泡沿直列管向下移动,此时,形成气泡的净化液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充分反应,最后,气泡由直列管下端逸出,进入破泡单元。
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破泡单元的两级破泡箱处于负压状态,当气泡进入时,在外部负压作用下会逐渐胀大,最终破裂。气泡由直列管出来后迅速进入一级破泡箱,部分气泡在负压及与箱壁撞击作用下破裂,未破裂的气泡进入二级破泡箱,进一步膨胀,最后破裂。净化后的烟气经出口管道排出,气泡破裂形成的液体经回流管路循环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管式流体泡沫脱硫除尘器通过将气液反应器设置为筒状,并在其内设置直列管,保证气泡的停留时间,从而使烟气中的污染物与净化液充分接触及反应,提高净化效果,同时满足破泡要求;设置两级破泡箱,破泡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液反应器俯视图。
图中:1、入口管道;2、密封罩;3、喷淋头;4、起泡板;5、回流管路;6、直列管;7、气液反应器;8、抽水泵;9、一级破泡箱;10、气泡;11、回流液;12、二级破泡箱;13、风机;14、出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管式流体泡沫脱硫除尘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发泡单元、气液反应器7及破泡单元,发泡单元包括入口管道1、密封罩2及起泡板4,密封罩2为一锥形罩,其上端与入口管道1相通,其下端与气液反应器7密封连接,起泡板4为一筛板,其上密布筛孔,起泡板4设置在密封罩2底部,其上方设有喷淋头3,喷淋头3连接进水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迎涛,未经孙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4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