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带用U型挂耳式下托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3485.2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年;肖勇军;盘英;曹沛萍;张小明;王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2 | 分类号: | B65G3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带 型挂耳式下托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悬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皮带运输机生产的U型挂耳式下托辊。
背景技术
皮带下托辊一般都由下托辊挂耳以及下托辊组成,下托辊挂耳由扁平的钢板加工而成,上部钢板呈矩形并设有固定螺栓孔,下部钢板采用弧形收口,设有低点卡槽和高点卡槽。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下托辊挂耳离皮带距离较近,在运输机皮带跑偏时,经常会与皮带下托辊挂耳产生摩擦,因挂耳扁平且采用钢材质,在摩擦过程中磨损皮带边部,严重时挂耳因摩擦变薄而锋利,会切入皮带边部从而导致皮带撕裂损毁。
因此,研制出一种应用于皮带运输中,并且能够保证皮带使用安全的下托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皮带运输中,并且能够保证皮带使用安全的下托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带用U型挂耳式下托辊,包括U型下托辊挂耳与下托辊;U型下托辊挂耳包括吊挂主体与卡槽;吊挂主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吊挂主体竖直且相互对称设置,并且吊挂主体的竖直截面为L型;卡槽的数量也为两个,分别对称且固定于吊挂主体的底部边缘,卡槽的顶部设有U型凹槽;下托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卡槽的U型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用U型挂耳式下托辊,由吊挂主体、卡槽以及下托辊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吊挂主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吊挂主体竖直并且相互对称设置,吊挂主体的竖直截面为L型,其底部存在一个直角与平台。卡槽的数量与吊挂主体的数量相同,固定于吊挂主体底部的平台上,并且两个卡槽的的顶部设有U型凹槽,下托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个卡槽的U型凹槽中,U型凹槽的设计,使得下托辊的更换更为方便,缩短更换时间,提高工效。
作为优选,下托辊的长度小于两个吊挂主体竖直设置部分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下托辊的长度小于两个吊挂主体中竖直设置部分即底部平台以上部分之间的距离,保证了吊挂主体与卡槽存在一定间隙,从而避免皮带跑偏时与挂耳摩擦的现场。
作为优选,吊挂主体的直角处倾斜设有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在吊挂主体的直角处倾斜固定有加强筋板,使得下托辊在运作时,吊挂主体对其有足够的支撑力。
作为优选,吊挂主体的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宽度,且吊挂主体的上部水平均匀设有两个固定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吊挂主体的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宽度,并且上部水平均匀设有两个固定螺栓孔,便于对吊挂主体以及下托辊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新颖并且实用;(2)保证皮带使用安全,皮带跑偏时不会造成伤害,降低设备故障率;(3)使得下托辊的更换更为方便,缩短更换下托辊更换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吊挂主体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吊挂主体1、卡槽2、下托辊3、加强筋板4、固定螺栓孔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皮带用U型挂耳式下托辊,包括U型下托辊挂耳与下托辊3。
U型下托辊挂耳包括吊挂主体1与卡槽2。
吊挂主体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吊挂主体1竖直且相互对称设置,并且吊挂主体1的竖直截面为L型;吊挂主体1的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宽度,且吊挂主体1的上部水平均匀设有两个固定螺栓孔5;吊挂主体1的直角处倾斜设有加强筋板4。
卡槽2的数量也为两个,分别对称且固定于吊挂主体1的底部边缘,卡槽2的顶部设有U型凹槽。
下托辊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卡槽2的U型凹槽中,并且下托辊3的长度小于两个吊挂主体1竖直设置部分之间的距离。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3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线托盘水平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有轨设备缓冲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