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连续砂滤用吸砂进水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2950.0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5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芳;陆艳红;宋健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亨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24/4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杨全保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连续 砂滤用吸砂 进水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连续砂滤用吸砂进水管连接结构,尤其是气提式连续砂滤用吸砂进水管的连接结构,属于高效连续砂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提式连续砂滤是欧洲开发的一种用于提炼纯净水质的深度净水器。不需要将砂滤器停止运行就可以清洗砂床。水由下部进水管给入,向上流经砂床,而砂子慢慢向下移动。该装置被污水处理厂广泛应用。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水管与砂滤罐体内液位压力差,很容易使带有砂粒的污水回流进入进水管,使管体堵塞,同时与进水管连接的布水器为焊接整体结构,给维修和随时调整进出水带来一定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连续砂滤用吸砂进水管连接结构,通过改变进水口的位置和进水管的连接结构,防止进水管堵塞,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连续砂滤用吸砂进水管连接结构,包含进水口、 提砂管、进水管、布水器、滤料层、砂滤罐体和入水管,进水管设在砂滤罐体内,进水管上端呈封堵结构,下端连接布水器,进水管和布水器呈分体连接结构,进水管和布水器之间设有密封,所述布水器包含多根布水管,布水管与进水管垂直布置,多根布水管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布水管上设有出水口,提砂管设在进水管内,提砂管上端穿过进水管上端延伸至砂滤罐体上部,提砂管下端延伸至布水器下方,砂滤罐体内设有滤料层,入水管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为进水口,进水口设在砂滤罐体外,进水口的水平位置高于滤料层上边线。
所述布水管上的出水口沿布水管轴向交错布置。
所述进水管下方还设有分水罩。
采用本实用新型,原水经进水口进入进水管,再通过布水器均匀流出,同时通过分水罩使原水二次均布给到滤料层内。当进水管与砂滤罐体内液位产生压力差时,滤料层中的水不会流入到进水管中,避免了进水管堵塞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进水管与砂滤罐体内液位产生压力差时,滤料层中的水不会流入到进水管中,避免了进水管堵塞现象。进水管和布水器呈分体连接结构,便于拆卸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放大图;
图中:进水口1、 提砂管2、进水管3、布水器4、分水罩5、滤料层6、砂滤罐体7、入水管8、布水管9、出水口10、滤料层上边线P。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3,一种高效连续砂滤用吸砂进水管连接结构,包含进水口1、 提砂管2、进水管3、布水器4、滤料层6、砂滤罐体7和入水管8,进水管3设在砂滤罐体7内,进水管3上端呈封堵结构,下端连接布水器4,进水管3和布水器4呈分体连接结构,进水管3和布水器4之间设有密封,所述布水器4包含多根布水管9,布水管9与进水管3垂直布置,多根布水管9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布水管9上设有出水口10,提砂管2设在进水管3内,提砂管2上端穿过进水管3上端延伸至砂滤罐体7上部,提砂管2下端延伸至布水器4下方,砂滤罐体7内设有滤料层6,入水管8一端与进水管3连通,另一端为进水口1,进水口1设在砂滤罐体7外,进水口1的水平位置高于滤料层6上面边线。
在本实施例中,布水管9上的出水口10沿布水管9轴向交错布置。进水管3下方还设有分水罩5。
原水经进水口1进入进水管3,再通过布水器4均匀流出,同时通过分水罩5使原水二次均布给到滤料层6内。进水口1水平位置由于高于滤料层上边线P,当进水管3与砂滤罐体7内液位产生压力差时,滤料层6中的水不会流入到进水管中,避免了进水管堵塞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亨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亨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2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