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0181.0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6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宏国;沈道安;黄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威科奇新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2/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管自英 |
地址: | 43020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源,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模组,特别是锂电池模组在装配过程中,先将多个电池单体串并联形成电池组后,通过检测线将电池组与保护板连接起来。
一般说来,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串并联有如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直接通过镍片将各电池单体连接并固定。然而,相邻两电池单体间没有间隙,且各电池单体间仅靠每一电池单体的热缩绝缘套管绝缘。当某个电池单体出现问题,如短路发热、工作温度过高等情况发生时,该电池单体上的热缩绝缘套管就会受高温收缩、破裂,极易导致电池单体间短路,并增加了发热量,加大了各电池单体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电池模组发热、破裂,甚至燃烧的现象。
第二种方式:先将电池单体通过支架进行排列固定,然后再通过镍片进行焊接,从而实现电池单体的串并联。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相邻两电池单体间设置间隙。但由于支架的设置,会增加电池模组的体积、重量,降低电池模组的重量及密度比能量,并会提高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以避免现有电池模组的各电池单体间没有间隙、体积大、重量重及成本高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由若干个电池单体串并联而成,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一个PCB板,所述PCB板上集成有一个连接电路;每一所述电池单体的正负极分别焊接于所述PCB板以形成所述电池组,且所述电池组与所述连接电路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每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硅胶膏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还集成有若干个保护电路,每一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对应的电池单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还集成有若干个均衡电路,每一所述均衡电路与所述对应的电池单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若干镍片,所述镍片分别焊接于每一所述单体电池的正负两级;所述PCB板设有排列成至少两排的若干通孔,每一所述单体电池上的两镍片分别焊接于对应的所述通孔内。
优选地,每一排的相邻两通孔之间的距离大于每一所述单体电池的直径;位于不同排上的相对两通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每一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还设有若干焊盘,每个所述焊盘位于每一所述通孔的一侧,每一所述单体电池上的两镍片分别焊接于所述对应的焊盘。
优选地,每一所述单体电池上的两镍片通过锡与所述对应的焊盘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将连接电池单体的连接线路及保护电路集成在PCB板上,减少加工、装配时间,降低了成本。并且,在每相邻两单体电池之间设有硅胶膏固定件来固定单体电池,加强单体电池的牢固性,避免了单独设置固定电池组的支架,减少了体积,重量。并且,单体电池间隔设置增加了单体电池间的散热效果,使热量均衡,延长了电池组的寿命,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外一个视角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印刷电路板(以下简称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一个PCB板1及若干个电池单体3,各电池单体3串并联形成电池组4。PCB板1上集成有一个连接电路(未标号)。每一电池单体3的正负极分别焊接于PCB板1,且相邻两电池单体3之间留有间隙。每一电池单体3均与连接电路连接,从而通过连接电路实现各电池单体3的串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电池单体3间隔地焊接于PCB板1,使得各电池单体3相互独立,更好组装和分拆,不互相牵制,且避免了相邻两电池单体3之间没有间隙,而导致电池模组发热、破裂、甚至燃烧的现象。而且,电池单体3通过PCB板1上集成的连接电路实现串并联连接,减少了支架的使用,减少了体积和重量,又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威科奇新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威科奇新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0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