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节能陶瓷釉面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6822.5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2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开东;王继娜;牛季收;孙方行;李彦彦;徐林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703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节能 陶瓷 釉面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节能陶瓷釉面砖。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内外墙陶瓷釉面砖的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遗憾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内外墙陶瓷釉面砖,釉质层下面的陶瓷基体均为致密结构,虽具有不透水和基体吸水率小的性能,但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生态节能的要求,且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多为粘土、石灰石等自然资源,消耗量巨大。在砖体生坯成型工艺上,虽采用坯、釉两次布料,一次压制成型,但没有对坯、釉之间的过渡区域做特殊处理,完全依赖烧成过程中坯、釉结合微区域的成分扩散,导致烧成后坯、釉间的结合力较弱,在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常出现斑块状剥落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节能陶瓷釉面砖。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生态节能陶瓷釉面砖,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相连的坯体层、锯齿状过渡层和釉质层,所述坯体层内均布孔隙。
锯齿状过渡层的厚度为0.5~10 mm,釉质层的厚度为0.2~5 mm。
锯齿状过渡层的设置,解决了传统施釉工艺坯釉结合性能差的缺陷,该陶瓷釉面砖集装饰、防透水渗水、自保温等多种优异性能于一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釉面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生态节能陶瓷釉面砖,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相连的坯体层3、锯齿状过渡层2和釉质层1,所述坯体层3内均布孔隙31。
坯体层3、锯齿状过渡层2和釉质层1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设定,其中,锯齿状过渡层2的厚度在0.5~10 mm范围内可调,釉质层1的厚度在0.2~5 mm范围内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6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