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76367.9 | 申请日: | 2015-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6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中;刘爱平;洪熊祥;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5/04 | 分类号: | E04G1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蔡继清;邱忠贶 |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预留 孔塞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
背景技术
在各类民用及工业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遇到钢柱柱脚螺栓、设备螺栓、管道孔等各种预留孔。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预留孔洞施工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拔出式,另一类是免拔出式。拔出式预留孔施工一般多采用木模板制作预留孔洞的“盒子”,固定于基础预留位置,在浇筑混凝土完成达到初凝时,初步松动木盒子,待混凝土终凝后拔出木盒子,形成预留孔洞。
此方法制作方便,材料费用较少。缺点是定位难度大,拔出时间难控制,常常难以拔出,损坏木模板,浪费人工严重。而且拔出木模板时预留孔边缘常常遭到破坏,成孔质量差。
目前常用的免拔出式预留孔塞体有预留钢管、钢板焊接盒子、预制钢筋混凝土盒子、成品波纹管等几种。其中以预留成品波纹管最具代表性。预留成品波纹管施工时按设计要求长度切割,上下加焊钢盖板并焊接固定于基础钢筋骨架上即可。混凝土浇筑后即可形成预留螺栓孔。此类产品的缺点是波纹管价格昂贵且采购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拔出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用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预留孔洞,所述免拔出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包括塞体骨架、密封层、以及定位杆,其中,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塞体骨架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塞体骨架的两端,以及所述密封层包裹在所述塞体骨架的外表面,用于在浇筑混凝土时阻止混凝土进入所述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内。
较佳地,所述塞体骨架由2个以上的横向骨架和多个纵向骨架焊接而成。
较佳地,所述塞体骨架由废旧钢筋、扁钢、角钢或其组合焊接而成。
较佳地,所述定位杆由相互垂直的两根钢筋通过焊接的方式构成。
较佳地,所述密封层由土工布、塑料密封网、玻纤布、或钢丝网中的一种或几种制作而成。
较佳地,所述密封层通过铁丝固定到所述塞体骨架上。
较佳地,所述塞体骨架的横截面为正方向、长方形、或圆形。
较佳地,所述纵向骨架沿所述横向骨架的外周设置。
较佳地,所述纵向骨架为4个以上。
较佳地,所述定位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塞体骨架。
较佳地,所述定位杆通过捆扎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塞体骨架。
较佳地,在所述塞体骨架的中部也设置有所述定位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免拔出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在浇筑混凝土后不需拔出,材料费用少,可以利用废旧物资,就地取材;其次,塞体加工、固定方便,造价低廉,施工后无需拔出;再次,成孔质量好,节省人工,提高预留孔结构强度;最后,本实用新型施工定位准确,施工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免拔出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免拔出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免拔出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免拔出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术语说明
预留孔:在各类民用及工业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钢柱柱脚螺栓、设备螺栓、管道孔等。
预留孔塞体:用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形成预留孔,钢筋混凝土结构预留孔洞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拔出式,另一种是免拔出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免拔出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用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形成预留孔。该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100包括塞体骨架10、密封层20、以及定位杆30,其中,定位杆12与塞体骨架10固定连接并设置在塞体骨架10的两端,以及密封层30包裹在塞体骨架10的外表面,用于在浇筑混凝土时阻止混凝土进入钢筋混凝土预留孔塞体100内。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63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门锁空转防盗结构
- 下一篇:箱体建筑混凝土模板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