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扁布袋除尘器反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6066.6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有军;张川宇;李永铸;黄文强;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欧迪克(青岛)除尘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4 | 分类号: | B01D46/04;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胡佳 |
地址: | 266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布袋除尘器 反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扁布袋除尘器反吹系统,属除尘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切高粉尘污染行业中,为了有效对粉尘污染物进行质量,最常用的设备均为布袋式除尘器,但布袋式除尘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另需定时对其内部的过滤袋进行必要的清灰处理,从而以提高除尘器的工作效率,目前对过滤袋常用的清灰方法一般为机械振动清灰、压缩空气反吹清灰和气环反吹清灰三种方法,但在使用中发现,这三种方法在使用时,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对过滤袋进行清灰作业的需要,但同时存在着清灰工作效率低下,运行能耗高,设备结构复杂,生产及维护成本高且运行稳定性差等缺点,且在清灰过程中对过滤袋往往还会造成加大振动冲击和机械磨损,从而也造成了过滤袋的使用寿命缩短的弊端,于此同时,传统的压缩空气反吹清灰和气环反吹清灰,在设备运行时,另不具备对清灰气流进行有效调节的能力,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清灰工作效率,并加剧了对过滤袋造成的损伤,为了克服传统清灰方式存在的弊端,因此,针对这一现状,为了满足布袋式除尘设备使用的需要,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除尘器过滤袋除尘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扁布袋除尘器反吹系统,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除尘室内外的气体压力差实现在线通过气流清灰作业,且清灰设备结构强度大,抗疲劳性及抗老化性能好,在有效的简化了设备结构的同时,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稳定性及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生产及维护成本,于此同时在灰尘清理过程中,还可有效的减小了清灰作业对过滤袋造成振动及摩擦损伤,提高过滤袋的使用寿命,同时另可对气流的流量及频率进行灵活调节,且清灰工作密封性能,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清灰工作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并降低了设备运行能耗及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扁布袋除尘器反吹系统,包括除尘器室体、压差仪、导气管、反吹管、脉冲阀及反吹车,导气管及压差仪均安装在除尘器室体上,且压差仪与除尘器室体连通,导气管一端与外部气源连通,另一端与脉冲阀连通,除尘器室体内另设若干过滤袋,且所述过滤袋呈矩形整列排布,反吹车至少一个,包括车体、驱动马达、链轮、绳轮、传动链条及传动绳,其中所述的驱动马达、链轮和绳轮均安装于除尘器室体外侧,车体嵌于除尘器室体内且两端均与除尘器室体滑动连接,车体另与过滤袋端面平行分布,且间距为0.1—3厘米,其中车体的一端与传动链条和传动绳连接,传动链条、传动绳分别与链轮及绳轮连接,链轮及绳轮另与驱动马达连接,车体另通过弯头轴承与反吹管连通,反吹管另一端与脉冲阀连通,反吹管包括连接软管、连接卡箍及管体,其中管体至少两根,两根管体间通过连接卡箍铰接,并通过连接软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吹车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则两个相邻的反吹车的车体间由至少两根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的,一个脉冲阀仅与一个反吹车通过反吹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绳为钢丝绳。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除尘室内外的气体压力差实现在线通过气流清灰作业,且清灰设备结构强度大,抗疲劳性及抗老化性能好,在有效的简化了设备结构的同时,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稳定性及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生产及维护成本,于此同时在灰尘清理过程中,还可有效的减小了清灰作业对过滤袋造成振动及摩擦损伤,提高过滤袋的使用寿命,同时另可对气流的流量及频率进行灵活调节,且清灰工作密封性能,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清灰工作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并降低了设备运行能耗及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欧迪克(青岛)除尘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尼欧迪克(青岛)除尘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6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落水后的逃生装置
- 下一篇:可变运行模式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