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过滤料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5527.8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涂光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澳浦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10 | 分类号: | B29B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过滤料桶。
背景技术
塑料造粒是塑料机械加工的一种工艺,在一般的工艺过程中,首先将塑料颗粒加入到搅拌机中,在搅拌机中加入用于对塑料颗粒进行改性的改性剂,以及用于改性剂充分均匀分布在塑料颗粒表面的溶解剂,之后将搅拌机中充分混合的塑料粒子直接加入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
但是,由于最初的塑料颗粒,其颗粒大小存在不均匀。在造粒机中,其加热温度是事先设定好的,若有颗粒过大的颗粒进入到造粒机中,会因为颗粒过大而无法完全熔融,造成在造粒过程中未完全熔融的颗粒会直接影响造粒后的颗粒应力集中,对后期制造的造粒成品会有质量上的影响。因此需要将经过搅拌机的塑料颗粒经过筛选,现有技术中为实现筛选通常将颗粒流经一个过滤料桶,桶底设有筛孔,颗粒经过过滤料桶后较大的颗粒便留在过滤料桶内,而大小适合的颗粒便流向放置在过滤料桶底部的收集框内。而之后便需要操作工人将收集框内的塑料颗粒搬运到下一步工序的造粒机中,而搬运过程中不仅会将塑料颗粒撒在地面上,增加了后期处理,也使操作工人需要来回搬运,大大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量,并且工作效率低,不利于提高自动化的运行及应用。
并且,在改性剂中,会存在很多磁性物质,这些磁性物质主要用于对改性剂的溶解,对于塑料造粒并没有用处,甚至,在造粒过程中,塑料颗粒会先熔融,之后重新聚合成新的塑料颗粒,但是,由于磁性物质的掺入,磁性物质间的作用力,会破坏塑料颗粒聚合时的分子间作用力,会造成新生成塑料颗粒的聚合不完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操作工人劳动量的高效过滤料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过滤料桶,包括料桶和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料桶的一端,所述料桶内设置有筛网,所述料斗的开口处设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包括有入料端和卸料端,所述入料端高于卸料端,所述卸料端位于造粒机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过程中,将与改性剂、溶解剂以及原塑料颗粒搅拌均匀的颗粒状固体加入到料桶中,随着重力作用,料桶内的固体颗粒会朝向料斗运动,而在进入到料斗之前,首先会通过设置在料桶上的筛网,通过筛网的筛选,将颗粒较大的固体留在筛网上,使得小颗粒固体,进入到料斗。而经过过滤料桶筛选的塑料颗粒通过输送管直接落入造粒机内,避免后期操作工人的搬运,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量,也避免其在搬运过程中将塑料颗粒撒在地面上,无需该后期处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自动化的运行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上设有启闭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启闭装置的开口大小或是启闭状态,来调节落料速度以及是否落料,方便操作工人的控制选择,有利于提高自动化的运行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桶与筛网之间设置有磁铁组,所述磁铁组为若干长短不一的圆柱型磁条,若干所述磁条平行排列,相对所述筛网中心处的磁条长度最长,随着远离筛网中心处磁条长度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筛网筛选的固体颗粒会经过设置在筛网和料桶之间的磁铁组,通过磁铁组,使得经过筛网后的固体上的磁性物质会被吸附到磁铁组上。从而清除了固体上的磁性物质,防止因磁性物质的磁力作用影响固体在造粒机内聚合。
并且,在筛网筛选过程中,由于筛网中间部分的固体进入到料斗内的量较多,所以在筛网中间部分的磁条长度最长,吸附的面积也最大,且随着远离筛网中心,其固体颗粒筛出部分的量也逐渐减少,所以所需的磁条也比中心部分的少,所以随着磁条远离筛网中心部分,其长度也逐渐减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桶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滚动连接磁条的转动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体经过筛网后,会与磁条接触,当与磁条接触时,会带动磁条在转动轴上转动。这样就使得磁条在吸附固体磁性异物外,还有助于固体的运输,加快了固体的落料,减小了固体与磁条的摩擦力。并且随着磁条的滚动,使得磁条相对于筛网背面的部分也能够起到吸附磁性物质的作用,这就充分了磁条的表面积,使得磁条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条随着远离筛网中心其半径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澳浦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澳浦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5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胶模外型框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羧甲基纤维素钠造粒的循环润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