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鞍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485.4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3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廖陈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鞍座基本包含有三种制作方式,其一是以聚丙烯、尼龙加碳纤维材质单一工艺射出的塑料底壳,其二是以尼龙加玻璃纤维材质单一工艺射出的塑料底壳,其三为纯碳纤维材质的底壳。
然而,就上述单一工艺射出的塑料底壳而言,容易因过度轻量化而导致塑料的厚度不足,以致于无法通过欧规(EN)的测试,故必须增加底壳部分区域的厚度(例如:挡墙或加强筋),但如此的制作方式即会增加底壳的重量;另如以纯碳纤维材质的底壳而言,虽可将自行车鞍座予以轻量化,且可达到结构性应有的要求,但因材质过硬,无法使骑乘者于骑乘时感到舒适,再加上纯碳纤维材质的加工程序冗长,实在无法满足自行车鞍座于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可使自行车鞍座利用塑料框架的可变形性与弹性,配合骑乘者的骑乘施力度而给予适当的延展空间,明显提升骑乘时的服贴性,并同时利用碳纤维座垫提供自行车鞍座所需的强度,以作为支撑骑乘者的自身重量与快速骑乘时所需的反作用力,使自行车鞍座达到结构强化的功效,并兼具舒适度与美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行车鞍座,其包含有:一塑料框架;以及一碳纤维座垫,其与塑料框架结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塑料框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镂空区,该塑料框架于邻近该第一镂空区的两侧位置处分别具有一第二镂空区与一第三镂空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镂空区、第二镂空区及第三镂空区的内缘分别环设有一第一止挡部、一第二止挡部及一第三止挡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塑料框架的底部一端设有一第一套接部,该塑料框架的底部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套接部与一第三套接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碳纤维座垫包括一结合于第一镂空区内的第一对接部、一延伸设于第一对接部一侧且结合于第二镂空区内的第二对接部、及一延伸设于第一对接部另一侧且结合于第三镂空区内的第三对接部,该第一止挡部、第二止挡部及第三止挡部分别对设于第一镂空区的第一对接部、设于第二镂空区的第二对接部及设于第三镂空区的第三对接部止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塑料框架与碳纤维座垫能胶合地相互结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该碳纤维座垫设置于射出模具内的状态下,该塑料框架射出成型于射出模具内并与该碳纤维座垫结合。
本实用新型可使自行车鞍座利用塑料框架的可变形性与弹性,配合骑乘者的骑乘施力度而给予适当的延展空间,明显提升骑乘时的服贴性,并同时利用碳纤维座垫提供自行车鞍座所需的强度,以作为支撑骑乘者的自身重量与快速骑乘时所需的反作用力,使自行车鞍座达到结构强化的功效,并兼具舒适度与美感。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塑料框架1
第一镂空区11
第一止挡部111
第二镂空区12
第二止挡部121
第三镂空区13
第三止挡部131
第一套接部14
第二套接部15
第三套接部16
碳纤维座垫2
第一对接部21
第二对接部22
第三对接部2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外观示意图以及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鞍座,其至少由一塑料框架1与一碳纤维座垫2所构成。
上述该塑料框架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镂空区11,且于邻近该第一镂空区11的两侧位置处分别具有一第二镂空区12与一第三镂空区13,而该第一镂空区11、第二镂空区12及第三镂空区13的内缘分别环设有一第一止挡部111、一第二止挡部121及一第三止挡部131,且该塑料框架1的底部一端设有一第一套接部14,而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套接部15与一第三套接部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3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