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能量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337.2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1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海;伍世润;王志锋;陈逸凡;区达理;刘志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能量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能量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微功耗传感器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功耗传感器需要环境能量提供电能。原因在于,微功耗传感器的功耗比较低,无需电池供电。另外,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也不便于更换电池,例如置于人体内的传感器,而且,由于电池本身具有污染,因此需电池提供电能的传感器本身也不能置于人体内。
因此,需要一种系统能够收集环境能量以便对低功耗负载如微功耗传感器提供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微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对环境能量进行高效存储和管理,以便给低功耗负载提供电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能量管理系统,包括:能量源输入端;用于存储微能量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与所述能量源输入端相连;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能量源输入端和所述储能装置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另一端与负载电路相连;电压采集电路,所述电压采集电路分别与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电压采集电路采集所述储能装置的电压,并在所述储能装置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闭合以使所述储能装置给所述负载电路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能量管理系统,通过电压采集电路采集储能装置的电压,并在储能装置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时,控制开关电路闭合以使储能装置给负载电路供电,从而实现对环境能量的高效存储和管理,以便给低功耗负载提供电能。
其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能量源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所述电压采集电路具体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阳极与所述能量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之间具有第一节点;第一电压比较器,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接地;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可以为三极管开关电路或MOS管开关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容可以为电解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稳压管的导通电流在毫安级别以下。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可以为锗管。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均为兆欧级以上。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能量管理系统的方框示意图;以及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微能量管理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3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口防盗充电座
- 下一篇:智能WIFI广告手机充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