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伸缩操作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413.8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0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于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4 | 分类号: | B25B13/04;B25B2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地址: | 719313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操作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伸缩操作扳手。
背景技术
在变电所进行倒闸等操作时,常常需要工作人员利用扳手的轮套套在正方形或正多边形的螺栓头上进行螺栓的拆卸,但是由于变电所内部空间狭小,而且不同工作人员的身高与臂长都不一样,因此统一规格的扳手难以适应不同人的操作需要,使得操作时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对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也较大,并且现有扳手的轮套与手柄处于同一平面,当旋转手柄时由于变电所的机器设备与手柄贴合距离较近,因此容易对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划伤、碰伤等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操作扳手,解决了现有的统一规格的扳手难以适应不同人操作需要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伸缩操作扳手,包括依次相连的锁杆轮套、柄杆以及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连接杆上套合有延长杆套,延长杆套上设置有套孔,连接杆和延长杆套由穿过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与套孔的固定组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固定组件由配合设置的螺栓、螺母组成。
柄杆与锁杆轮套所在平面的夹角为8°-12°,柄杆与连接杆处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操作扳手解决了现有的统一规格的扳手难以适应不同人操作需要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操作扳手结构简单,经过调节手柄长短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工作人员在空间狭小的区域内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手柄与轮套平面之间8°-12°夹角设计避免了工作人员的划伤、碰伤等工伤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操作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操作扳手的侧视图。
图中,1.锁杆轮套,2.柄杆,3.连接杆,4.定位孔,5.固定组件,6.套孔,7.延长杆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伸缩操作扳手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依次相连的锁杆轮套1、柄杆2以及连接杆3,连接杆3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4,连接杆3上套合有延长杆套7,延长杆套7上设置有套孔6,连接杆3和延长杆套7由穿过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4与套孔6的固定组件5固定,固定组件5由配合设置的螺栓、螺母组成。
柄杆2与锁杆轮套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8°-12°,柄杆与连接杆3处于同一直线上。
使用时,首先根据不同的工作空间以及操作人员的身高、臂长等具体情况,将延长杆套7套合在连接杆3上的合适位置,当定位孔4与套孔6位置相对应时利用螺栓、螺母组成的固定组件5将连接杆3和延长杆套7进行固定,然后将锁杆轮套1套合在待拆卸或安装的螺栓头上,由于锁杆轮套1与柄杆2不处于同一平面,柄杆2用于工作人员握持的末端高于锁杆轮套1所在平面,因此使得工作人员手握持的地方与锁杆轮套1以及机器设备所在平面保持一定高度距离,当旋拧螺栓时避免了对操作人员手部的划伤、碰伤等工伤事故的发生。具体地,当柄杆2与锁杆轮套1所在平面的夹角过小时,工作人员的手部仍会碰触到机器设备表面,而当夹角过大时,则不但对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而且容易造成柄杆2的折断,经过实验验证,当柄杆2与锁杆轮套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8°-12°时,工作人员的手部就不会碰触到机器设备,而且操作效率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4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