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式体位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038.7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1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方继红;葛芹;杨媛媛;刘婷婷;王婷婷;郭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式 体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充气式体位垫。
背景技术
骨科中,骨折病人在治疗时需用体位垫抬高患肢,减轻下肢肿胀,促进血液循环。临床上常用海绵枕或托马氏架抬高患肢,海绵枕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较软容易变形,而且,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塌陷、变形、僵硬等现象发生;利用托马氏架来抬高患者患肢,托马氏架前端抵着患者坐骨结节,因其材质是金属,坚硬,容易造成患肢的局部压疮。因此,不管是采用海绵枕还是托马氏架来抬高患者患肢,对患者的恢复都不是十分有利。
在如今大多数医院内,使用较为普遍的就是海绵垫了,海绵垫以其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和舒适度高的特点受到广大医患的青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海绵垫,因其高度大多是固定的,而对于小儿骨科的患儿来说,患儿由于其年龄、身高、体重、患肢肿胀程度等多方面的不同,对体位垫的高度、宽度要求也是不同的,造成此类尺寸较大的海绵垫在小儿骨科使用过程中极其不方便,特别不适用于身材较小的儿童患肢使用。因此,研发一种适合各类骨折患者恢复时抬高患肢使用的专用的器具,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还是一个难题。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 201120321310.5,授权公告日:2012年5月30日,实用新型名称为:充气式可调节下肢体位垫,其包括外罩,外罩内设置有至少三层气囊,气囊之间设置有垫板,气囊与垫板组合成梯形,气囊之间相互连通,气囊与充气球通过气管连通,气管上设置有开关。使用该申请案提供的产品,患者可根据患肢肿胀程度手控调节体位垫高低,其产品一定程度上具有耐磨、耐压、方便收藏存储、可多次利用的特点。但是,由于该申请案中,体位垫采用的外壳全部为气囊,其竖直高度可调节,但是其水平方向是及其不稳定,而对于患者来说,稳定的体位垫是十分重要的;另外由于其气囊构成整个体位垫,一旦气囊出现损坏,则整个体位垫几乎要全部更换,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充气式体位垫,其可以实现可根据患者患肢的实际需要调节体位垫的高度,并在水平方向上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气式体位垫,其包括一上垫板和一下底板,所述上垫板前端和所述下底板前端铰链连接,所述上垫板上部设置有软质层,所述上垫板后端下部设置有上弧形套管,所述下垫板上部设置有上垫板转动时始终与所述上弧形套管滑动配合的下弧形套管,所述上弧形套管和所述下弧形套管配合后形成容纳腔,所述上弧形套管和所述下弧形套管的侧面对应均开设有相同的连通容纳腔与外界的豁口,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一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经所述豁口连通外界与所述气囊,所述气管上设置有一开关,所述气管端部设置有充气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弧形套管的侧壁开设有一螺纹通孔,所述上弧形套管上相对于上垫板和下垫板完全闭合时螺纹通孔的位置对应设置有一螺纹沉孔,所述螺纹通孔上安装有一定位螺栓。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垫板、下底板、上弧形套管和下弧形套管为塑料材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弧形套管和下弧形套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上弧形套管的直径较下弧形套管的直径小0.5~2mm。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豁口的宽度大于所述气管的截面尺寸。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软质层为海绵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关设置在远离气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气式体位垫,可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从而调节体位垫高度以适应不同病人;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上垫板和下底板通过铰链连接,并设有滑动配合的上弧形套管和下弧形套管,其水平方向上十分稳定,不会出现水平方向上的晃动情况;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可将气囊、气管和充气装置全部放置到容纳腔内,并用定位螺栓锁紧,从而便于存放和运输;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囊、气管和充气装置相对上垫板、下底板是独立的,即使个别部件出现损坏,只需更换损坏部件即可,不会因一体化程度过高而出现部件更换时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作为下肢体位垫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省去气囊、气管和充气装置后上垫板和下底板完全闭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省去气囊、气管和充气装置后上垫板和下底板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作为上肢体位垫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儿童医院,未经安徽省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