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026.4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盈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2566 重庆市铜梁县东城街道办***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具体是指一种拉线器。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布线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电力电缆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布线的敷设方式应根据工程条件、环境特点、电缆类型和数量等因素,按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和技术、经济合理等原则综合确定;2、电缆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2)应便于敷设、维护;3)应避开场地规划中的施工用地或建设用地;4)应在满足安全条件下,使电缆路径最短;3、电缆在室内、电缆沟、电缆隧道和电气竖井内明敷时,不应采用易延燃的外护层;4、电缆不宜在有热力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5、电缆敷设时,任何弯曲部位都应满足允许弯曲半径的要求。
在电缆引入和引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或是电缆通过道路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等地段,又或是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0.2m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需要管道布线。由于地形的限制,排线钢管在铺设时通常会根据地形的拐弯处或是建筑物的拐角处进行折弯,在人工进行穿线时,一般采用先将钢丝的一端穿过排线钢管,钢丝的另一端连接有用胶带缠好的多根线缆,然后人工再对钢丝的一端拉扯直至包好的线头完全穿出排线管道,在拉拽过程中,直线的排线管道对人工的要求较低,但是当线缆进过排线管道的弯曲处时,排线管道发生形变而导致内部横截面面积减小,多根线缆通过时十分困难,大大地增加了人工的工作强度,还容易在拉拽中将个别线缆的保护层磨损或是直接将线缆拉扯断,特别是在线头穿出排线管道时,线头会与排线管道的外缘接触摩擦,造成线缆外表的大面积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线器,方便线缆快速穿过排线管道,避免线缆在布线过程中与排线管道外缘摩擦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拉线器,包括上下端均开口且中空设置的半球体以及分别固定在半球体上端开口两侧的两支撑板,两支撑板的下端面均开有盲孔,两个相互垂直的卡接板通过第一扭簧转动设置在盲孔的底部,卡接板的活动端凸出于盲孔,半球体下端开口的边缘通过第二扭簧转动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夹板,该边缘处还设有与夹板错开设置的滚轮。
在布线过程中,线管通常预埋在事先切割好的线槽内,在不同楼层或是不同电路网的连接处会设置接线盒,以保护接线头的安全同时方便线路检测,因此接线盒通常也是预埋在墙体内且与线管相连通,当线缆穿过线管由接线盒中穿出时,线缆外壁通常会与线管的出口端以及接线盒的进口端接触,极易导致线缆的绝缘层划伤,进而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半球体,使得线缆由线管中穿出时保证其不受损伤。在拉拔线缆时,半球体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板,转动支撑板上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卡接板,使得一个卡接板与接线盒的内壁接触,另一个卡接板与盲孔的底部接触,进而将半球体固定在接线盒上;半球体的下端开口通过第二扭簧连接有两夹板,转动两夹板将其置入线管内,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两夹板则紧紧固定于线管内壁上。操作人员可针对接线盒的固定安装位置用手或是脚将支撑板压住,同时用力拉扯线缆使其在复杂的管路快速移出。待线缆从半球体处挪出完成后,再次分别转动两卡接板和夹板,则直接将装置取出以方便对下一个接线盒的操作。
其中,半球体采用半球形状,能够允许在接线盒两侧内壁已经存在线缆穿出的同时,对位于接线盒底部的线管中的线缆拔出,两者互不影响,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能。在所述半球体下端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滚轮,可进一步保障线缆在经过半球体下端开口时不受任何划伤;同时,滚轮与线缆外壁间可形成滚动摩擦可减小线缆拉拔时的阻力,便于拉出线缆。
为使夹板能更服帖地接触线管内壁,进一步地,两所述夹板均为弧形板,且其弧度与线管内壁弧度相适应。如此,可加大两夹板与线管内壁的接触面积,并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紧紧地卡紧于线管内壁中。
进一步地,两所述夹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沿线管轴线指向靠近所述半球体圆心的方向上递减。两夹板置于线管内后会减小线缆在出口端的通道内径,容易造成在拉拔时线缆在出口端堵塞,影响拉拔效率。如此设置,在保证两夹板于线管内壁稳定固定的同时,减小两夹板对线缆移动的阻碍,使其顺利通过半球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盈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盈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纵变形孔和横变形孔的矫型夹板
- 下一篇:一种食道支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