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丘区水锤泵提水灌溉木薯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0053.8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6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熊;潘伟;郭晋川;李桂新;何令祖;黄凯;刘宗强;邵金华;阮清波;谢文海;苏冬源;杨丽;李文斌;林学佳;李贤明;梁钧威;姚瑶;黄荣华;罗健;孙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丘 区水锤泵提水 灌溉 木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丘区水锤泵提水灌溉木薯的系统,通过水源落差产生水锤效应将水提至高位水池后自流灌溉木薯。
背景技术
木薯是广西支柱产业之一,目前种植面积350万亩左右,鲜薯总产量500万吨以上,亩均单产较低,仅1.4t/亩,究其原因,木薯多种植在旱坡地,土壤质地差,缺乏水利设施。由于木薯地地形变化较大,采用传统的渠道输水灌溉难度较大,而管道输水灌溉可以克服地形变化的难点,是解决木薯干旱缺水的有效措施,经试验证明,有灌溉设施的木薯比无灌溉的木薯亩均增产2t以上。
另外,广西小河流众多,均有一定的落差,适宜修建水锤泵进行提水灌溉。因此,有必要结合广西木薯种植的地形、水源等条件开发出一种与之适应的提水灌溉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山丘区水锤泵提水灌溉木薯的系统,通过水源落差产生水锤效应将水提至高位水池,结合文丘里施肥器和滴灌组件,实现木薯水肥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山丘区水锤泵提水灌溉木薯的系统,其包括拦污栅、集水池、水锤泵、高位水池、带球阀的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桶和灌溉组件,所述拦污栅按水流方向设于该集水池的进水口前端,该集水池的底部设有进水管,该进水管与水锤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高位水池的水平高度高于该水锤泵,一上水管的一端连接于该水锤泵的出水口,该上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该高位水池上方,该高位水池的底部设有配水干管,所述配水干管、所述带球阀的文丘里施肥器与所述灌溉组件依次连接。
该带球阀的文丘里施肥器上还连接有一施肥桶。
所述灌溉组件包括配水支管和若干滴灌带,所述配水支管上设有若干孔位,于所述孔位上设有胶垫,与该胶垫上固定有旁通,所述旁通与所述滴灌带固定连接。
所述滴灌带上设有滴灌孔。
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与所述水锤泵的进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大于2m。
所述高位水池的底部与滴灌带的高度差大于10m。
所述上水管、配水干管和配水支管为镀锌钢管、PVC-U管或PE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水锤泵的特点,通过水源落差产生水锤效应将水提至高位水池,不需要安装动力设备,节省电能,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技术。
2、可以日夜不间断地自动提水,管理简单,结合高位水池,实现“提蓄结合”。
3、根据木薯生长需要,进行灌溉和施肥,比无灌溉的木薯亩均增产2t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山丘区水锤泵提水灌溉木薯的系统,其包括拦污栅1、集水池2、水锤泵4、高位水池6、带球阀的文丘里施肥器8、施肥桶9和灌溉组件,所述集水池2修建在河流边,所述拦污栅1按水流方向设于该集水池2的进水口前端,该集水池2的底部设有进水管3,该进水管3与水锤泵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高位水池6的水平高度高于该水锤泵4,一上水管5的一端连接于该水锤泵4的出水口,该上水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该高位水池6上方,该高位水池6的底部设有配水干管7,所述配水干管7、所述带球阀的文丘里施肥器8与所述灌溉组件依次连接。
该带球阀的文丘里施肥器8上还连接有一施肥桶9。
所述灌溉组件包括配水支管10和若干滴灌带13,所述配水支管10上设有若干孔位,于所述孔位上设有胶垫11,与该胶垫11上固定有旁通12,所述旁通12与所述滴灌带13固定连接。
所述滴灌带13上设有滴灌孔。
所述集水池2的底部与所述水锤泵4的进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大于2m。在本实施例中,高度差为2.5m。
所述高位水池6的底部与滴灌带13的高度差大于10m。
所述上水管5、配水干管7和配水支管10为镀锌钢管、PVC-U管或PE管。
水源落差2.5m,来水量15m3/h,通过水锤泵4后,可以将1.5m3/h的水量提至20m高处的水池。水池的水经文丘里施肥器后,实现灌溉。
木薯种植行距为1m,是条播植物,每行木薯铺设一根滴灌带13,滴灌孔朝上。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0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风冷冰箱的冷风切换装置
- 下一篇:风冷冰箱及其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