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熄焦环形烟道空气导入和旁通气体导入接口新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69850.4 | 申请日: | 2015-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4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青玉;林松;付承忠;刘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日联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 地址: | 10004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熄焦 环形 烟道 空气 导入 旁通 气体 接口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焦化行业干熄焦设备气体循环系统环形烟道空气导入接口和旁通气体导入接口,尤其是涉及一种干熄焦环形烟道空气导入和旁通气体导入接口新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干熄焦工程公司设计的干熄焦空气导入接口、旁通气体导入接口均采用“风管-密封风箱-导入口”的形式,从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反馈得知,此种设计形式存在较多的生产问题,需要进行设计改善。
⑴现有设计形式导入气体在进行导入口的分配时会出现分配不均的现象,影响环形烟道空气导入侧烟气的温度均布及旁通侧旁通气体的均匀冷却;
⑵现有密封风箱箱体是直接焊接在干熄槽锥段壳体上,干熄槽壳体与风箱箱体在开工时的工作温度不同,二者膨胀量不同,极易造成原有焊缝处出现内部裂缝,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气体泄漏或进入空气的情况;
⑶由于密封风箱的设计结构,会在风箱顶板与干熄槽壳体之间形成一个凹槽(亦或风箱顶板未设计坡度),炉盖打开关闭时从水封槽溢流出来的水会积存在此,加快密封箱体的外部腐蚀,降低使用寿命;
⑷干熄槽压力控制不当时,会有高温(1000℃左右)气体从导入口逆流至密封风箱内,造成风箱高温腐蚀,风箱箱体产生变形,从而极易撕裂焊缝,造成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熄焦环形烟道空气导入和旁通气体导入接口新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空气导入口、旁通导入口设计形式带来的问题及缺陷,优化设计后,可改善目前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干熄焦环形烟道空气导入和旁通气体导入接口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环形导入主管、导入支管、三通分流管、导入接口开闭中栓结构,所述导入接口开闭中栓结构位于环形烟道处,所述环形导入主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
所述膨胀节设置在导入支管上,与前后管道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导入接口开闭中栓结构与导入支管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环形烟道的顶部平台最上部顶板设置有坡度。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⑴旁通管道、空气导入管道主管分配到支管的气体流量更均匀,通过导入口进入环形烟道气体流量更均匀,从而保证空气导入侧各区域燃烧温度均匀、旁通气体侧冷却后温度的均匀性;
⑵各导入支管与主管间设置膨胀节,解决了原有结构密封风箱与干熄槽壳体膨胀量不同造成焊缝裂缝的情况;
⑶解决了环形烟道平台顶板外部积水腐蚀的问题,延长导入管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⑷干熄槽预存室压力调节不稳定时,减缓高温气体回流至导入支管造成的高温腐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旁通气体管导入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原有旁通气体管导入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入接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原有导入接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入空气管、旁通气体管导入接口系统平面布置图;
图6是原有导入空气管、旁通气体管导入接口系统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在保持原有空气导入管、旁通导入管管道路由及管径不变的情况下,取消原有的密封风箱,主管到达导入口平台时,设计环形管道将风管引至各导入口上部,在通过三通分流管一分二将导入气体分别导入相邻的导入接口内。
如图1、3所示,所述环形烟道旁通气体及空气导入接口新型系统主要由环形导入主管1、导入支管2、膨胀节3、三通分流管5、导入接口开闭中栓结构11构成。所述导入主管1与导入支管2相连接,在导入支管2的末端设置三通分流管5,其中膨胀节3设置在导入支管2上,与前后管道通过法兰连接,导入接口开闭中栓结构位于环形烟道8处,所述环形烟道8与环形烟道出口7相连接,所述导入接口开闭中栓结构与导入支管2通过法兰连接,其余部分都采用焊接结构进行连接,所述环形导入主管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6。
如图2、4所示,原结构设计为:在环形烟道平台顶板9上,导入支管1与密封风箱4相连接,所述密封风箱4通过导入接口开闭中栓结构11与环形烟道8相通。
和原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如下所述:
(1)取消原设计中的密封风箱4,设置环形的导入主管1,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将导入支管2直接引至导入口附近,导入支管2中间设置膨胀节3。
(2)取消密封风箱4后,在导入支管2的末端设置三通分流管5,将气体导入到环形烟道8内;环形烟道8顶部平台最上部顶板10设置坡度,防止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日联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日联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9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