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9233.4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4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科美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25 | 分类号: | F16L19/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连接结构,属于超真空细管密封连接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制造或测试某些高精密工件(如激光陀螺仪)时,有时需要将工件的内腔抽至超真空,然后再输入某种高纯净气体(如特定比例的氦氖混合气),这时就会用到密封连接工件与真空排气台(用于对高精密仪器进行抽真空或输入气体)的密封连接结构。密封连接结构的具体设置位置如图1所示,工件01具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工件连通管02,真空排气台03具有真空连通管04,工件连通管02的自由端和真空连通管04的自由端通过密封连接结构密封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工件连通管02为玻璃材质,而且用于密封连接工件01和真空排气台03的密封连接结构是一根中空的玻璃管。在需要使用真空排气台03对工件01进行抽真空操作时,首先将中空玻璃管的两端与工件连通管02的自由端和真空连通管04的自由端分别接触,然后对中空玻璃管的两端和与其相对的两个自由端进行加热烧熔,冷却后实现工件01和真空排气台03之间的密封连接;对工件01进行抽真空操作完毕后,使用真空排气台03对工件01进行冲气,充气完毕后需要将工件01密封,此时对工件连通管02进行加热烧熔,使其密封。
现有技术中采用中空玻璃管作为密封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技术缺陷:1)在密封连接工件和真空排气台、以及对工件进行密封时,均需要对玻璃管进行烧熔,而对玻璃管进行烧熔时容易在其内部产生玻璃粉尘,由于对玻璃管进行加热烧熔的位置温度较高,而位于其两端的工件和真空排气台位置温度较低,上述玻璃粉尘容易随着因温差而产生的气流向工件和真空排气台方向运送,这些玻璃粉尘不但会降低工件的质量,而且会损害真空排气台;2.中空玻璃管强度低,易碎,在真空排气台对工件进行抽真空或输气操作时,一旦玻璃管碎裂,玻璃碎片随气流进入工件或真空排气台后,会对工件或真空排气台造成严重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中空玻璃管作为密封连接结构,不仅容易产生玻璃粉尘,而且容易发生碎裂,以致容易对工件和真空排气台造成损害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强度高、不产生玻璃粉尘,不会对工件和真空排气台造成损害的密封连接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主体,具有第一空腔,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密封连接端和第一连通端;
第二主体,具有第二空腔,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密封连接端和第二连通端;
金属垫圈,在所述第一密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密封连接端密封连接时,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连接端和所述第二密封连接端之间,且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中间连通孔;
紧固件,用于为所述第一密封连接端和所述第二密封连接端提供向着所述金属垫圈的挤压作用力,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连接端和所述第二密封连接端与所述金属垫圈挤紧密封配合。
所述紧固件具容纳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纳空间分别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主体插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上,所述第二主体插接在所述第二连通口上,还包括在紧固件受到旋转扭矩作用时带动所述第二主体轴向运动,以为所述第二密封连接端提供所述挤压作用力的转动连接结构,以及阻挡所述紧固件从所述第一密封连接端一侧脱出的阻挡结构。
所述阻挡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主体周向设置的第一环形凸台和/或第一环形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紧固件上且能够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或第一环形凹槽配合阻挡的第二环形凹槽和/或第二环形凸台。
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二连通口内侧壁上的内螺纹,以及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设在所述第二主体外侧壁上的外螺纹。
所述阻挡结构和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均为密封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密封连接端和所述第二密封连接端与所述金属垫圈挤紧密封后,所述容纳空间成为密闭空间,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标准漏孔。
所述第一密封连接端和/或所述第二密封连接端上设有用于挤压所述金属垫圈的挤压部,所述挤压部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或弧面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所述等腰梯形的短底边或所述弧面形的最高点用于与所述金属垫圈挤压接触。
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度或所述等腰梯形的两腰之间的夹角为30-120°。
所述第一连通端或所述第二连通端通过金属连通管与工件的内腔连通。
所述金属连通管和/或所述金属垫圈为无氧铜材质;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紧固件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科美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科科美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9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防磨损承插式钢管接头
- 下一篇:发动机连接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